作者:龙小凤 高昕欣 摄影:廖霨榛 编辑:郭丽 发布日期:2023-07-16 阅读:
(本网讯)为积极响应党中央乡村振兴号召,支持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建设,引导人民群众走对路,走好路,最终走向致富之路,7月14日,“预制”前路“菜”园掘金队加入工商管理学院党日助农活动,与学院党员教师们一道赴娄底市双峰县杏子铺镇江口村进行调研。
江口村“小三峡”实景画面 廖霨榛/摄
据了解,江口村现有人口2168人,全村面积8.6平方公里,村集体年收入约12万元,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流转、产业开发与消费帮扶等三大块。菜园队从以上三方面入手,展开调研。
一、土地流转方面
当前,江口村采取“村支部+合作社+农民”的方式,在全村有计划地流转村民土地,引进种植大户。村民每年可通过土地流转获400元/亩的收入,其中100元/亩交村集体所有,其余归村民自有。调研队在实地考察时发现,当地属于丘陵地带,土地大面积规模化种植难度大,机械化程度不高,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效果不显著。
二、产业开发方面
(一)“荷”经济
江口村借助当地水土优势发展“百亩荷花基地”,充分利用了“荷”这一既具观赏价值,又具经济价值的实用作物。调研队通过对当地水土地形分析,建议借助当地“小三峡”“桃花岛”等特色地理优势,将“荷”种植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可将产品进行深加工,充分利用其经济价值;打造特色“荷”品牌,以进一步提高供销渠道;产旅融合,打造特色休闲农庄,以产业带动旅游业发展。有效联动农业种植业,加工制造业及旅游业三产业,促进融合发展。
江口村荷花种植基地(局部) 廖霨榛/摄
江口村自产“荷”产品 龙小凤/摄
(二)“米”经济
五色糙米是当地的优势产业。五色糙米由黑、红、黄、绿、紫五色的稻米组成,食、医兼用,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当前,江口村五色糙米主要依靠消费帮扶方式向外进行销售。由于农户散种散卖,没有规模化种植,没有延长产业链,制约了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利用合作社进行统筹管理和一站式全程服务,解决“散”的问题;政府搭建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平台,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进行多产业链布局。
江口村五色糙米 谢佳仪/摄
(三)“辣”经济
江口村的辣酱口味独特,但大多为家庭小作坊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化,更没有统一的品牌。且又因物流网络受限,运费成本较高,辣酱无法顺畅走向市场。建议通过合作社创立联合品牌,形成规模化经营;进一步引进社会资金,设置不同生产线,扩大生产,打造同一品牌下不同风味的辣酱,打破传统辣酱行业单一发展模式。
三、消费帮扶方面
江口村利用集体优势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当地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已初见成效,但仍面临诸多困难。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发挥财经院校特色优势,与江口村紧密对接,助力消费帮扶(搭建平台,直播助力,网店覆盖等),将学校资源优势转化为助力江口村的发展动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已然形成独具鲜明的财院帮扶模式,未来可期。
产业积淀,锚定发展方向;“江口”希望,涌动蓬勃生机。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我校财经院校的特色优势,继续携手江口村,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农民致富梦,乡村振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