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通知公告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师德建设方案

作者:刘丽 编辑:郭丽 发布日期:2022-10-06 阅读:

加强师德修养,强化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倾力锤炼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创建优质学校、提升办学品位的基础工程,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使规范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还必须毫不松懈地加强师德建设。事实证明,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教师只有选择正确的道德修养途径,把握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理想人格作为自己的道德向往,才能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

1、努力学习,求实创新。加强学习,是师德建设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论知识,是自觉行动的指南,师德修养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

第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摆正职业和事业的位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

第二,学习道德科学理论,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要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认识,把握要求,明确教师师德修养的目标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才能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提升教师自身修养水平。

第三,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理论是人类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教育科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不但有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务实的教育方法,克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盲目性,同时还有助于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履行教师义务,做到勤业、敬业、乐业,把师德修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第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学习与教师职业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教师形成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所不可缺少的。“学高为师,德重为范”,古今中外,那些具有崇高道德境界的人,都是以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思想支柱。作为人师,只有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丰富教师道德修养的内涵,促进自身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与升华。

第五,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和鲜活经验,是师德规范原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教师应“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博采古今师德精华,不断增强自身师德意识,激发师德情感,升华师德境界,提高师德水平。

2、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师德建设,要注意两个结合。一方面,师德建设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的道德素养不断锤炼、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升华。另一方面,师德建设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这是教师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只有将师德理论、原则和规范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和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师德水平的目的。

3、自我剖析,互动交流,形成合力。自我解剖,是教师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要经常对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省,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严肃的自责和及时的自纠,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互相交流,是指在同一个学校,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在不同学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校际之间交流互动、资源共享。互相交流探讨,这对于教师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

4、激励共勉,促进提高。对于忠于职守,职业道德高尚,教书育人效果好的教师要给予鼓励。引导和激励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探讨和借鉴,使好的师德经验和做法得到肯定和推广,促进教师向理论型、科研型、名师型、专家型的高层次迈进。

二、师德修养的培养方法

1、剖析自己。严于剖析自己,勇于自我批评,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教师要勇于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充分认识自己师德存在的问题,经常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建言慎行;要虚心听取意见和批评,在同伴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要以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不断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2、坚持慎独。教师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动。在新形势下,慎独也是师德修养的一条原则和方法,慎独要以科学发展的道德理论为标准。

3、自我心理调节。师德建设主要是自我的、自发的,是以教师心理活动为导向,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调理自己的情绪,调适自己的心理,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和情绪,修炼并完善自我。

4、活动促进。学校要围绕 “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这一主题,大力开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的系列德育活动,广泛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开展“规范仪表、规范语言、规范行为”活动,统一言行;通过争创 “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创先争优”、师德演讲等活动,宣讲师德原理、宣传先进事迹、弘扬奉献精神、塑造师德典型。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引领教师,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和专题讲座。学校对在教育教学中表现优秀的教师,积极进行宣扬展示,努力在全校范围内加强责任意识、专业意识、团结意识、忠诚意识、爱岗敬业意识和奉献意识教育。促进教师树立学者形象、典范形象、师表形象,积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师德建设的考评激励机制

现代教育管理,要有切实可行的制度约束,要有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保障。师德建设的考评机制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完善的考评制度。一是健全考评组织机构,考评机构由学校领导、教务处、教研室、工会成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成员组成;二是制定学校德育建设考评方案,确定教师德育评价内容及细则;三是根据不同考核对象分层面确立德育考核评价方式;四是对考核对象进行考核评估,确定等级,进行奖励。

2、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根据德育考核评价内容和细则,科学设计《教师道德规范考核细则》和《师德考核评估打分表》,对不同岗位的教师分层次进行考核评估。

(1)对任课教师采用学生评议的方法。每学期末由学校组织全校学生,依据考评细则,采取考评、打分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全体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2)对辅导员工作采用学校德育处量化评估和家长及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家长和学生评估可采取调查问卷和座谈的方式。

(3)对处室教学辅助人员采用一线教师评议的方法。主要评价教学辅助人员的岗位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

(4)对学校领导采用工会组织和教师评价的方法。主要评价领导的工作作风、言行所为、廉洁自律、办学方向、办学能力等方面。

3、充分发挥师德考核评价的激励作用

师德是做一名合格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教师爱岗敬业、努力工作的最基本表现,是社会评价学校办学能力和品位的最基本内容。学校要把教师的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对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教师评优、晋级、提拔的条件之一,对于师德评分较低的教师在评优晋级上实行一票否决。学校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作用,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和考核评估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师德实绩考核工作的监督保障机制,推动我校师德建设向纵深发展。



版权所有© 2020-2024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