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聚焦“三全育人”,增进师生互动,工程管理学院探索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4-12-30    作者:     来源:     点击:

(本网讯)工程管理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全面开展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的通知》和《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党委关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管理服务中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真正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服务师生的工作机制,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延伸到学科楼栋,立足学生价值引领和成长陪伴,探索建设富有自身特色、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科楼栋“一站式”育人高地,有效夯实了“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一、“三个发挥”打造社区师生“共同体”,绘制全员育人同心圆

1、发挥带头作用,院领导主动践行“一线规则”

工程管理学院党政领导常态化深入学生社区,多元主体践行“一线规则”,贴近学生开展面对面的师生交流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党政领导干部、专职辅导员、优秀导师等3支队伍入驻学生社区,联系学生班级宿舍,形成良好的全员育人格局。

10E28

院党委书记向占宏到学生社区关心学生

院长颜红艳了解学生生活、学业情况


党委副书记刘绿丝了解毕业班同学思想动向

2、发挥主责作用,学业导师相互促进协同育人

社区积极构筑各类学风培育实践资源载体,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良好生态。专业化开展生涯规划指导。定期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深化学业导师负责制度,全体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全链条无缝式开展学业指导;积极开展学业指导个性化提供学业帮扶服务。成立学生党员朋辈帮扶团队,针对学业、职业、生活日常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帮扶工作。3年来,院本科生升学率逐年上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学生参与应征入伍、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培养省优秀共产党员2人。

学业指导老师定期召开班会

3、发挥主体作用,青年学生不断加强自我管理

遴选学生骨干、优秀学生担任楼栋管理委员会负责人,组织学生加入学生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构建“学生自律中心、楼栋管理委员会、楼层、宿舍”的四级学生自我管理工作格局,形成由辅导员牵头,学生党员、骨干引领,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管理服务团队,学生在社区的“四自管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显著提高,有效推动学生由“旁观者”变为社区管理的“深度参与者”,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104F2

自管委查寝成员

党员工作站成员

二、“三个聚焦”升级育人资源“蓄水池”,凝聚全方位育人向心力

1聚焦党建引领,强化社区育人引领力

工程管理学院党委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将学生社区作为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载体,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学院学生集中居住的宿舍1栋、14栋安排驻栋辅导员,利用党员工作站作为师生淬炼思想的主阵地,引领学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等精神,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思想阵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党建引领功能,实施“党委领学、支部比学、个人践学”政治学习制度,开展党课、讲座等主题教育,切实提升师生政治水平和道德觉悟。

2聚焦机制创新,强化社区育人保障力

坚持学院党委在全面推进学生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学工队伍牵头主体和教师队伍主体两大作用,围绕学生社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路径,重点在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条件保障、校院联动等五个方面下功夫,建立完善“一核两体三全五维”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指导,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情况纳入教职工目标考核,将专任教师深入学生社区开展指导服务的育人工作量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全方位保障学生社区建设和育人质量提升。

3、聚焦优化,强化社区育人服务力

“第一课堂”植入学生社区,结合各学院学科专业特点,设立自习辅导室、主题阅览室、心理咨询站等公共空间,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学习平台,构建“专业教师+辅导员+朋辈”学业辅导体系,开展党员一对一帮扶等活动,营造“好学明院”良好氛围,形成工程管理学院“合力、流动、网络”三位一体学生社区建设模式。

党委书记向占宏


党委副书记刘绿丝

党员工作站学习记录

三、创建“六位一体”的社区育人模式

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用心陪伴、服务成长”的工作理念,构建“六位一体”的社区育人模式。即“党建引领、思政融合、管理协同、服务下沉、文化浸润、自我教育”一站式育人模式,推动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多主体参与、多渠道推进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以系统观念,构建党建育人主体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高校立德树人中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打通党建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践行“校区就是社区,社区就是课堂”的理念,建立一站式学生党员网格化管理体系,不断创新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功能实现方式,强化党团组织和党员、团员的作用发挥。

“六位一体”的社区育人模式,打造三个社区工作模块链,实施四项工程计划。一是通过以线上为主,实施线上线下双平台服务保障,突出机制创新师生共建、全员参与社区共治共享。将就业创业、心理咨询、资助管理、学业辅导等学生工作有机整合,构建“六位一体”一站式社区育人工作室模式,即“党建引领、思政融合、管理协同、服务下沉、文化浸润、自我教育”一站式育人模式,推动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多主体参与、多渠道推进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二是打造三个社区工作模块链,建设“一站式”党建进社区思想引领模块、“一站式”心理健康进社区心语云模块、“一站式”社区以文化人工作模块。三是实施四项工程计划,即实施中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示范工程计划,实施学生活动空间拓展工程,实施学习发展空间建设工程,实施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

四、“一站式”社区建设要求

(一)协同育人,形成育人合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教育活动。始终把思想引领放在学生工作第一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铸魂育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党员汇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二)铸魂育人,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精神,坚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心和决心。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引导鼓励新时代青年学生传承弘扬革命精神。

(三)聚焦全面发展,培育时代新人。加强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真情教育指导学生,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注重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

(四)以特色创品牌,建新功做奉献。长期指导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新时代青年党员优良作风,培育学生工作的特色品牌。通过持久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展现“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宗旨。




上一条:工程管理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期末表彰暨总结大会
下一条:工程管理学院召开督导听课反馈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