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帮助2025届考研学生提高考研复试能力与面试技巧,增强备考的信心与底气,助力同学们顺利“上岸”,3月12日下午,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在2J02学术报告厅举行2025年“‘研’路相助 奔‘复’未来”考研复试指导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唐雄伟主持,副院长范国兵、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系主任蒋望东、计算机与科学技术系邓小飞三位老师作考研复试专题讲座,两位考研成功“上岸”的优秀校友现场分享了考研复试经验。
唐雄伟代表学院向在考研初试中斩获佳绩的同学表示祝贺。她强调,复试在考研征途中非常关键,不仅是考研旅程中的一道重要关卡,更是考生全方位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在这一环节,考生们需要面对面地展现自己的语言沟通技巧、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与独特才华;然而,复试中的多样化环节和严格的考察标准,常常令考生们感到压力倍增,心生忐忑。她勉励同学们,一定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投入到复试备战中,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范国兵从考研复试的整体概况入手,详细阐述了复试的目的、流程以及考察的重点。他指出,复试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检验,更是综合素质、应变能力和学术潜力的全方位考察,因此,准备阶段需做到有的放矢,既要巩固专业知识,也要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个人简历和自我介绍环节,他建议同学们精心准备,力求简洁明了而又不失亮点。他强调,一份优秀的简历应能迅速吸引考官的注意力,而自我介绍则是展现个人风采、传达自信与热情的重要环节。

副院长范国兵作考研复试指导
蒋望东重点就考研调剂进行了专题指导。“考研调剂,同样是一场不容小觑的硬仗。”他强调,调剂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谨慎对待,因为稍有疏忽,就可能错失宝贵的入学机会。许多考生在面对调剂时,往往因为信息闭塞、准备不足或心态调整不当,而错失了原本可能更加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为了更直观地让同学们理解调剂的重要性,他分享了多个往届学生考研调剂成功的案例,详细介绍了这些学生在面对调剂时的心理状态、信息搜集过程、与院校的沟通策略以及最终成功“上岸”的经验。他鼓励同学们要敢于尝试,勇于向心仪的院校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优势,同时也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包括了解各院校的调剂政策、准备必要的申请材料、提前规划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等。

蒋望东老师作考研调剂专题指导
邓小飞围绕专业课复试、英语复试这两个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且具体的解析。她指出,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是专业课复试中最基本的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真题,分析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同学们回归教材,巩固基础,同时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提升专业素养。对于英语复试这一环节,她认为具备较好的英语能力对于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研究是相当重要的,并介绍了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的提升方法,建议同学们通过模拟面试、跟读英文材料、参加英语角等方式,增强语感,提高表达流利度。

邓小飞老师作考研复试专题指导
最后,两位2024届毕业的考研“上岸”的校友带着自己丰富的考研复试经历,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经验交流会。他们分别从复试的整体流程、备考策略、专业知识复习、面试技巧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他们的心得与体会,为同学们在即将到来的复试阶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考研学子与“上岸”学长面对面交流
此次考研复试指导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2025届考研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复试指导,也进一步彰显了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对考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部分考研学子与学院老师、校友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