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辅导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洞察和应对处置能力,11月21日上午,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在16栋144活动室开展心理案例研讨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唐雄伟主持,邀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吴彩虹教授参加,学工办副主任陈慧以及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参加研讨。
会议伊始,陈慧强调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陪伴者、引导者路,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及时发现并干预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争取在问题的萌芽状态进行处理,防止事态恶化。
她希望通过此次案例研讨会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随后,四位辅导员分享了在工作中遇到的学生面临学业压力、宿舍矛盾、情感问题、就业问题而产生的四个典型心理问题案例。大家就这些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现在氛围热烈和谐。傅旻玮认为,及时有效的沟通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而辅导员的耐心和同理心则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王雅琪提出,面对情绪激动的学生,辅导员首先要保持冷静,通过倾听、共情和适度引导,帮助学生稳定情绪状态,然后再商讨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史绵绵认为,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心理问题学生,除了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外,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融入集体生活;周虎田认为,辅导员在处理学生感情问题时,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同时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价值观。

研讨会现场
吴彩虹结合自己多年的带班经验和心理咨询工作经历,指出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必然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简单的两三次谈话和心理咨询就能化解的。对已经发现的有心理问题学生要做到长期关注、经常关心,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多谈心多鼓励,用师者的爱心和责任心陪伴学生度过大学时光。
唐雄伟对辅导员的辛勤付出表示充分肯定,希望大家多关注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勤学习,常交流,互相探讨工作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