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1月28日下午,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在办公楼515会议室召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洽谈会,邀请湖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湖南嘉德集团教育公司、湖南森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南华信智原教育技术有限公司、湖南数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数魔中国运营中心)、湖南领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长沙市众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七家跨境电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我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论证和问诊。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院长屈喜龙、党总支书记曹松林,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林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副科长张雄以及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屈喜龙主持。

会议现场
屈喜龙从学科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深度融合和人才培养质量四个方面介绍了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的基本情况,重点强调了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开设电子商务(跨境方向)的意义。为确保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他提出了四点建设性意见:一是进一步强化内部师资培养工作,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二是专业人办专业事,校企合作分工;三是学院各部门之间加强配合、加强协作;四是加强跨境电商实验实训环节建设。
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系主任李博指出,2018年以来,国家商务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中国(长沙)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开设跨境电商方向,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一批创业型和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跨境电商人才定制化培养机制。”他就我校如何做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出了“跨境人才培养模式构想”“跨境人才服务模式构想”“‘学、训、证’融合构想”,并指出要做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必须校企深度融合、密切配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后才能真正做到“即插即用”“无缝融合”。
湖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余芳提出,校企合作共建跨境电商人才师资库,将跨境企业的优秀指导老师、企业主管以及高校相关课程的专任教师纳入师资库,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湖南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嘉德集团教育公司运营总经理米迎春表示,该企业是湖南省教育厅指定的湖南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培训、实训基地,对如何做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有比较清晰的思路。针对我校制定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他建议专业教师应更加明确专业授课流程,打造精细化课程体系,打通大学四年学生对跨境电商从认知到熟悉、从模拟运营到真实实操的教学全流程。
会上,其他企业负责人分别结合自身案例就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如何在高校落地实施的问题作了详细解读。
此次会议重点探讨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如何解决跨境电商人才短缺的难题,为我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