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下发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我校申报的人工智能专业获批为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新增本科备案专业。该专业由我校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牵头申报,计划自202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专业代码080717T,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学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专业的申报工作,校领导提前谋划、亲自督战,在教务处的统一部署安排下,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专门成立人工智能专业申报筹备小组,组织精兵强将,邀请校外专家,加班加点,论证培养方案,反复打磨完善申报材料。此次人工智能专业成功申报,是对我校办学定位与团队努力的极大肯定,既优化了我校本科专业结构,也拓展了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空间。
人工智能专业着眼国家发展需求,结合学校财经特色,以“AI+”模式赋予传统学科新的发展动能。培养学科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工智能领域专门人才,并针对财经领域的应用,以智能传感与信息系统为基础,感知、融合、智能处理为主线,培养智能感知,信息融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智能化数据分析与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创新人才。
我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具有良好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础及优势。良好的教学科研基础条件,为该专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保障。该院拥有“财经大数据智能化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财经大数据资产开发与利用”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财经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信息技术应用”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计算机类专业”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电子工程类专业”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湖南省“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多个省级平台,为人工智能专业的开设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撑。
为保障实践教学,还有由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联合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湖南财经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与长沙神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财院-神弓“无人飞行平台”联合实验室,为校企合作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场地与硬件保障;并建立了9个校企合作基地,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开设人工智能等实验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校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将会围绕“人工智能”这个新专业,突破传统思维,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并完善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全面提升。“我们对AI的定位要突破传统,不能把它简单当成信息类专业的某一分支,对学生的培养也不能仅仅提高编程能力。”该院联系校领导、副校长樊晓平教授这样认为,人工智能必须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与学校优势专业相结合,具备学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