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5月21日上午,学校在办公楼715会议室主办“智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现代财经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研讨会,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卿涧波以及来自政府和省内各高校从事人工智能专业教学的专家学者、从事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企业代表以及我校相关部门的领导、老师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院长屈喜龙主持,我校党委书记肖湘愚、副校长樊晓平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现场(曹松林/摄)
肖湘愚代表学校向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成效以及学科专业发展特色等情况;表示学校将大力推进实施“智能+财经”“智能+教育”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计划;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把握战略机遇,做好建设规划,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及学校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学科的建设,为我国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战略发展贡献财院的智慧和力量。

党委书记肖湘愚致辞(汪洋/摄)
研讨会分两部分进行,首先探讨了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5G等前沿理论、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内容。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金融部主任李迪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与经济专业融合趋势”的报告,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制图专委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委会委员孙文作了题为“5G、AI引领下的产业互联网新机遇”的报告,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信息部总经理徐亮作了题为“企业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化转型之痛”的报告,新工科联盟实践教学工委会副主任尹刚博士作了题为“大规模人工智能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的报告,中南大学、湖南省自兴人工智能研究院陈白帆博士作了题为“中南大学智能专业建设概况”的报告,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智勇教授作了题为“湖南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学科建设探索实践”的报告。

副校长樊晓平致辞(汪洋/摄)

省科技厅高新处卿涧波处长发言(汪洋/摄)
研讨会第二部分内容是对我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郎琳博士对我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和思路进行了详细解读。卿涧波结合我省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从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角度为我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宝贵意见;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陈爱斌教授,中南大学陈白帆博士,湖南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副院长唐志航教授,湖南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余波教授等专家在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特色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天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何敬敏、湖南智擎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赛从企业人才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樊晓平以“高”“新”“实”三个字对这次研讨会进行全面总结。他认为,“高”主要体现在研讨会规格与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新”指出了我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面向“新工科”“新基建”以及结合我校财经专业特色的“新视野”,最后强调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定要落到一个“实”字上。
会议气氛热烈,掌声此起彼伏,促进了前沿理论以及人才培养经验的交流,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际协同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