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学院一直秉承“尊师、重德、爱才、厚生”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学院办学实力雄厚、学科建设优势明显、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兼职教师8人。教授14人,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教师27人,博士27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湖南省新世纪121工程人选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0人,湖南芙蓉百岗明星1人。
学院坚持学科引领战略,学科建设成就突出。应用经济学是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财政学是“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金融学科是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湖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研究基地、湖南省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南财政监督研究基地、湖南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等2个厅级研究基地。近五年,我院教师承担了各级各类研究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23项;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学院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作用,有8项调研或研究成果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批示。
学院一直秉承“以本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致力于高水平专业建设。财政学教学团队是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财政学教研室是湖南省优秀教研室。学院现有四个本科专业: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和投资学,财政学是省级重点专业;金融学是省级资助建设专业。2019年,财政学和金融学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建设专业”。从2017年始,金融学专业设立CFA&FRM(国际注册金融分析师&国际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方向班,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的金融分析和金融风险管理人才;税收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明显;投资学专业是我院新兴的热门专业。从2019年开始,学院将开设财政学专业试验班,在金融学专业下设金融科技方向班。目前在校学生2015人,学生规模排名学校第二。
学院着力推进校企业合作、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建有校内金融财税实验中心,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和财政税收部门建立了15个学生实习基地,与中国银行合作的“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获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与中国银行共同开展“三基地一中心”的建设,即“金融研发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业务培训基地和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与中国银行、湖南省税务局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学校是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对口招聘的省内3所高校之一(另2所为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与湖南湘江新区联合开办“湖南湘江新区就业创业就业学院”,建立了在人才培养、科创合作、招聘就业、创新创业、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全面战略合作。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近五年,我院人才质量显著提高。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5%;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分别为90.31%和23.63%;近几年来,学生获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21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6项;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12项,其中国家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11项。获“航信杯”全国大学生财税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二等奖、优胜奖多项。获第四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国赛二等奖、三等奖多项。获第六届 “中金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知识大赛全国一等奖。课外活动精彩纷呈,学院啦啦操队连续两年获学校二等奖;学院男子篮球队荣获校运会篮球赛五连冠;学院大拇指义工协会三下乡志愿者团队连续二年荣获全国百强实践团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