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教育 > 正文

【王博士开讲啦】大学生控制力

供稿人:王涛     责任编辑:周雅     发布日期:2017-09-30

大学生控制力

很多同学反映自己的控制力不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和同学朋友相处发生矛盾,总是难以控制内心的怒火,或者明明想好好学习,但是总是控制不了自己去玩手机,去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

其实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当代大学生在相对走向成熟的主流下,与其年龄段相对应,也存在着自控能力缺乏的问题,尤其是刚进入大学,随着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近期目标的巨大变化,大学生自我认识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事实上也出现了相当比例的一部分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的现象。尽管已经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目标是学习,也认识到自己需要控制自己去学习,或者是知道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但是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总是让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行为失控。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控制自我、掌控生活是人类最强的动机之一,个体总在不断地努力战胜不可控感,增加预测与把握事件的能力。有心理学家人为,所谓自我控制,就是在没有外部监督时,个体遵从社会期望行为的能力,即个人主动调节行为,使之与社会期望及自我价值相匹配。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做到自我控制,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内圣外王”之道。人类自我控制几乎涉及到人的每一次心理和行为活动,充斥生活中多个领域多个方面。从实际结果来看,几乎渗透于人医生中所有行为之中的自我控制,确实提供者无数的个人和社会利益,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幸福。

尽管与初中、高中时代相比,我们大学生的自控力无论在自觉性、坚持性还是自治性上都有提高,但是与成人相比,显然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与所处的年龄段相关。十八岁到二十二岁之间,好奇心较强,身心发育仍有待完善。在吸收新知识,接纳新事物上很快,但是对许多不良东西抵抗力不足。

影响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教育方式。我们大多数同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都是老师、家长拿着“鞭子”在后面督促学习,这使得我们自己根本用不着强化自己的控制能力,被这种环境氛围养成了被动的性格。

社会环境。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着强烈的冲击,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无法适应环境,继而感到茫然,迷失了人生的价值和目标,学习态度不明确,学习不投入,对一切都采取“混”的态度。

外界诱惑。随着通讯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一个小小的手机,功能空前强大,几乎能做到替代电脑的存在,不光可以通过微信、qq等软件实现沟通功能,而且可以实时获取大量信息,甚至可以进行在线网络游戏,这无疑对于广大大学生诱惑力是巨大的。

猜疑。猜疑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与社会多元的影响相关联,大学的事务、人际关系、学习生活,可能不像同学们入学之前想象的那么单纯简单,一些大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常常有意无意第想到别人使坏。大学时代的同学关系不像中学那么单纯,变得不那么真实可信。这种常常的互相猜疑,反过来又使同学关系淡薄,常使彼此为了一些小利益而发生冲突。

虚荣心作怪。一些虚荣心强的学生为了夸大自己的实际能力,往往采取夸张、隐匿、欺骗、攀比、嫉妒等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

嫉妒。一定范围的轻微的妒嫉或许成为上进的动力,但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产生了严重的嫉妒情绪,那么他从此便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

愤怒。遇事容易产生冲动情绪,好发脾气,甚至无端地对无辜者发无名火。容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往往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严重损害他人的感情和自尊,以至于因愤怒的后果而付出高昂的代价。

说了这么多,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呢?

在心理学界、教育学界这样的研究非常多,但是鉴于自我控制本身结构复杂,分析理论角度不同,至今还没有高度统一完整的界定。但大体上课从“认知控制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意志控制能力和动机控制力”四个维度入手。

1、认知控制能力的培养方法

认知控制就是元认知,对自身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元认知策略可以通过三条主要途径获得。其一是通过学生的自身学习经验自发的获得,其二是结合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元认知的能力,其三是通过专门的训练获得。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全面把握学习的任务,明确任务的性质、特点,任务的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程度。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认真分析每种学习材料的性质、结构、难度、主次,以求合理分配时间精力。

2、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方法

大学生的言行、情绪特征和性格特征,是教育或自我教育、控制或自我控制最终效果的最直接和最现实的表征。大学生处于身心各方面迅速发展日臻成熟的时期,如果心理出现许多矛盾的情感,情绪的大起大落,往往会影响到行为的偏差。要做到提高控制情绪能力首先要具备鉴定的人生目标与生活信念,这样才能正确对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才会表现出稳定的情绪特征和良好的性格特征。其次可通过适当的途径来宣泄情绪,比如运动、唱歌、在空旷地区大声吼叫等,都能起到宣泄情绪的作用,避免不良情绪堆积而最终爆发。再次可以努力培养自己的广泛兴趣和爱好,不断扩大眼界,借以形成乐观情绪和开朗性格。

3、意志控制能力的培养方法

意志力在心理学中的确切含义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提升意志力主要策略有:一是把注意指向正确的事物,如对学习成功带来的积极结果的预期,比如老师的赞许,达到学习目标后的心理压力放松等。或是使用自我提示言语进行心理暗示,如“我是最专注的人”“把手机放进书包,让它一边凉快去”“等。另外可以读写结合或大声朗读,以此来占用更多的注意资源,让自己无法去关注其它干扰信息。

4、动机控制能力的培养方法

提高动机控制能力方法有:一是降低成就焦虑,很多同学产生焦虑情绪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自己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自我评价过低,使自己感受到失败的威胁,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防止将学习目标设定过高,避免将学习效果的好坏标准设定为分数或成绩的高低,而应该是自己知识获得的多少。二是正确的归因。增强自己对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认识,学习不好不要把原因简单归结为一些不可控因素,比如是自己天生就脑袋笨,或者认为是学科本身就是这么难等等,而应该认真总结自身可控因素,比如自己学习方法不对,或者是学习时间不够等等。

学生自我控制水平和生活满意度相关。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控制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越低,自我控制力越差,反之,生活满意度越高,自我控制能力越强。

请关注“学工在线公众号”了解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