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成为更好的自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题记
王瑶,女,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二班,参加2016年1月份考试:393分,录取分数线:360分,北京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考试笔试第二、复试第一名。
(一)大学写照
相信很多人刚进大学就有考研的想法,我就是其中一人。至于为什么,总觉得能弥补高考考不上名校的遗憾。或者说,当有朋友问起我是否打算考研时,我回答是,会让我看起来比较有上进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考研的想法日渐淡去。“不思进取”,“不学无术”“不亦乐乎”也许就是我大学最真实的写照。
(二)准备考研
真正想考研是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我打算报考教师资格证。大学的暑假因为某次经历而喜欢当老师,于是想纯粹地去考个证。考了证又在想,以后去考学校学历高点单位也能更好些。我三月份一参加完教师资格证的笔试就开始背单词了。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我考研的思想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很多事情其实等你纠结清楚了,就不是那么想去做了。我的目标是北京理工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我那时候刚开始备考的时候,我只是很坚定地相信我一定能考上。我在脑海中无数次幻想我站在名校门口的场景,无数特效加成,得意洋洋!每天想一遍,背单词更有劲了,一口气能背五十个,还不喘气。有个比我小两届的表妹听说了我要考研,也是来问问情况,最后问了句我不想听也必须要面对的话:“考不上怎么办?”我当时是这样说的:“不可能,一定要考上的。”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空白的,还对自己说:“呵呵,考不上就等着别人看笑话咯。”明知道可能考不上为什么我要那么笃定地说?这是有原因的,古人云:“求上者居中,求中者居下,求下者不入流。”,从理解这句话后,我做什么事都觉得要绝对相信自己,才有成功的可能。
(三)考研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专业知识方面
1.英语:网课学习,总结规律
我仍记得我英语六级微弱的过线分数,考研英语的升级版却早已扑面而来。阅读理解错一半,完形填空错一半,翻译未知,作文写不下去。这就是新手刚写真题的状态。在为自己战绩难过完后,应该总结提高。我有在酷学网报了周思成和孔玮的单词、阅读课,认真跟着两位老师学习,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背单词的话,我觉得一开始就从真题里面背就很好了,事半功倍。阅读是个磨人的小妖精,自然是要多费些功夫。如果把阅读比作大雾中的湖心亭,我从瞎摸乱撞到有迹可循,经历了一番激烈斗争。如何在一篇单词不太会的阅读中选对答案?这些都是有一定技巧的,通过判断单词的正负态度从而判断作者的态度,通过文章的逻辑去推测答案,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2.专业课:分清主次,不断重复
我的专业书籍加起来有十多本,看起来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不过好在分主次,我把主要的现代汉语看了7次,平时注意积累文学常识,后来的考试成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至于为什么要把专业书看7次?这运用了一个大脑的记忆规律,记7次比较不容易忘记。第一遍就是阅读书的框架结果,第二遍可以泛读,第三遍着重记忆,第四遍加强记忆,第五遍攻克难点,第六遍巩固难点,第七遍重新回顾。最后把书阅读完,应该知道这本书有哪些章节,哪些重点,哪些自己的薄弱点,最后总复习时睡前默念,有惊喜。
3.政治:提前复习,避免仓促
政治我从9月才开始复习,那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仓促。每天感觉背诵没啥效果,我也报了个网络培训班,跟着老师梳理重点,背诵。对我来说政治选择题还是很难的,因为每次选项都是似是而非,“好像在哪里见过”。虽然进展不利,但我还是按照计划进行着复习。我最后考试的选择题做的真的是稀巴烂,还好主观题靠着严密的逻辑补了我的短。政治我应该算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二、心理动机方面
在漫长的考研路上,撇开自己学习层面上的阻碍,还有不少动机方面的阻碍,它们会时不时地出现,时刻考验着我们考研的决心。我就举几个我深有体会的例子。
1.有工作机会:勿中途偏航
刚拿到教师资格证不久,我妈和我说我们家的重点中学招一个化学实验室的老师,只要有高中教师资格证即可。我一听,拒绝报名。我妈说:“你也好歹试一下”,我:“这也想试,那也想试,成不了事”。关于这类事件我深有体会,可以概括为“中途偏航”。我为什么拒绝得大义凛然,我知道我去应聘实验室老师无非两种结果:第一,成功,以后就在上班闲暇之余后悔没考完研究生;第二,失败,浪费时间,影响考研进度。至于为什么我认识得这么透彻,因为我清楚记得有次我饿了,很想吃米粉,结果当天去店里只有面了,我也没办法凑合着来了一碗,但是我心中依然存在一碗粉的念想。隔天果断去实现了。我举这么怂的例子,无非是想告诉大家,你想要达到的地方,即使在中途遇上了美丽的风景,你也绝对不能留恋。
“中途偏航”的太多事证明,即使偏航再远,我还是想去最初的地方。
2.旁人劝说:坚持梦想
“有人劝我不要考研”,这算是比较让我反感的一件事。这个观点来自我一位长辈,每次遇见我就要和我诉说考研的弊端。我暗自听着,不漏声色,心里却在不停地唱着反调。既然我已经开始,就一定会走到终点。
3.坚持到一半想放弃
我相信有这样一种情况,刚开始做一件事时雄心勃勃,动力十足,鸡血满满,坚持不了多久,就感觉:“哎哟,我不想做下去了,我好像没有我之前那么想要做好这件事了”。我起初认为我会有这种情绪是因为我正在从事的事情并不是我真正想做的,后来这种情绪经历多了,我才知道,这只是我放弃的借口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吧,我相信做一件事从来没有人是全程动力满满的,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承诺负责。我们有选择的权利,所以我们有做下去的义务。坚持下去的人,并不是拥有过人的禀赋与天资,而是懂得对自己的承诺负责。现在的人,有点太急于求成了,做事情不遵循规律,付出一点点就想开花结果,没开花就想放弃,你不知道你只是等得不够久而已。
4.有人不断提醒你考研失败的可能性
碰到这种朋友我起初是很受影响的,因为自己心里是不确定的。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老是会碰上打压自己积极性的人。直到我看到一部叫做《幸福来敲门》的电影中,爸爸教儿子:“You have a dream,you got to protect it.People can’t do somethings by themselves;they gonna tell you you can not do it.”,大意是“如果你有梦想,你就要去捍卫它,那些自己没有成就的人,会告诉你你也会一事无成”。这段台词我当时退回去看了好几遍,真是想拍手叫绝。可以说解决了我很长时间的困惑,提醒你失败的人或许有意或许无意,但是知道这个道理,真是能排除他人的言论对自己的干扰,在追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呢。
三、复习计划的切实完成:今日事今日毕
复习计划在整个考研阶段相当重要,但是切不可抱着“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心态,制定了计划一次不实现,多次不实现,会让自己进入一种实现不了的恶循环,非常可怕。我从3月份开始考研,刚开始时间安排得不是太紧,进入暑假后,我每天提前写好后一天的时间安排计划,而且我一定督促自己完成。问题来了,计划真的好不容易完不成啊怎么办?我通常会诅咒自己,对没有错,就是诅咒,诅咒自己考不上研究生。因为我特别讨厌完不成计划第二天背稻草的感觉,所以纠正这个坏习惯,下了一番决心。每次计划眼看着就完不成想睡觉我都会痛骂自己一顿,然后精神抖擞地执行完整个计划。
(四)选择考教育类专业的原因
这三个层面的困难反复出现,清理完毕终于熬到了考研笔试。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考教育类的专业,在对它感兴趣的同时,我认为管理和教育是有相通之处的。我记得我今年三月面试时老师就问了我这个类似的问题,我本科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我从事教育有什么优势,我当时是这样说的:“第一、管理中有培训,与教育培训有着共通之处;第二、管理中讲究激励员工,其中的方法可以用在教育激励学生上;第三、管理中的激励方法也可以用在自己激励上。”其实我刚开始学人资专业我是困惑的,尤其是在我考人资三级证三次才考过的情况下,不过后来,我越来越感受到本专业的魔性,对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克服了面试的恐惧,因为我曾经,经常站在面试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面试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五)综述
回望整个考研阶段,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最终查成绩的喜悦,而是我身处其中的煎熬与探索。其实考研仅仅是一段人生经历而已,不管成功与否,都会让自己养成更好的习惯,变成更好的自己。比如我考研时就学会了如何去增强自己的毅力,如何督促自己完成计划,学会运动解压。我想告诉学弟学妹的是,自己想要做的事,一定要做到成为现实为止,否则一定会少了很多快乐。
请关注“学工在线公众号”了解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