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情系学生,让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

(优秀教育工作者)
一、个人简历
戴佳,女,中共党员,汉族,1981年3月出生,2004年6月毕业于湖南大学会计学院,2012年获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过27个班级1700多名学生的专职辅导员,圆满完成了2007届、2010届2013届、2014届2015届和2016届学生的毕业工作。并兼任会计学院党总支学生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学生宿舍三栋党员工作站站长。
二、工作情况
2004年8月,23岁的戴佳老师留校当了一名辅导员,从那时起,她就再也没离开过学生。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博客、邮箱、QQ、飞信都成了她和学生交流的工具。时光荏苒,带着一份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一份对学生工作的热爱,她在辅导员这一工作岗位上已匆匆走过了十三个年头。在这十三年里面,尽管工作内容和性质不断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她对工作的热爱之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之心。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坚持贯彻服务育人理念。
“科学辅教,做一个专业的辅导员”一直是戴佳老师最基本的工作目标。为此,她不断的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发现创新。在实现目标的同时总结出了“四过程三重点”全过程、全方位、立体育人的工作方法。
“四过程”就是“摸清情况、把握特点、适时引导、全力帮扶”。从新生入学开始,通过宿舍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将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历程、社会关系等基本背景摸清楚,并以此作为开展辅导员工作的基础;随后,再根据每个学生的人生理想、奋斗目标、个性特长和身心状况等特点,从课程选择、素质教育等各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量身定制贯穿大学四年的个性化“成长方案”;针对学生入学后普遍面临的角色转换、专业认知和学业规划等诸多困惑,并且适时地与他们进行谈话、劝导和警诫,引导他们积极调整成长状态、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针对部分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经济困窘、交往障碍、心理危机、就业困难等实际问题,她会积极通过学校专业机构、学生党团组织等载体为他们提供实质性帮助,全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三重点”就是“抓思想教育,言传身教;抓骨干培养,以点带面;抓困难帮扶,温暖人心”。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在言传身教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的基础上,戴佳老师坚持把“育德、育心、育魂”放在工作首位,努力以积极的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人格魅力和人生态度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做学生品格上的引路人。她给同学布置实践“感恩父母”的寒假作业,或是给父母写一封信,或是为父母洗脚、泡茶,向父母表达爱与感激。她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奉献了爱心的同时又收获了爱和思考。其次,她高度重视学生党(团)员骨干培养工作,将培养党员骨干和做好“推优入党”作为加强学生骨干培养和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带动广大学生共同进步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示范和党团组织的集体动员优势,通过“一帮一”、“心连新”等形式多样的党员活动,将学生骨干一个个闪光的“点”和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和有效组织起来,不断增强学生党(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她的带领之下,该支部荣获了2017年学校“优秀优秀基层党组织”的称号。其负责的学生宿舍党员工作站也获得了校“优秀党建工作站”的称号。第三,戴佳老师在多年的一线辅导员工作实践中认识到:针对每一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个性化”困难,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帮扶教育,是做好辅导员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为此,戴佳老师要求自己必须做到“自己所管理的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要熟悉,每一名重点学生都有本账”,争取做到对特殊学生的“四个一”:即给贫困生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温馨的家;给成绩差的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进步的家;给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创造一个宽容的环境,轻松的家;给经常网游包夜的学生创造一个教导的环境,严厉的家。从而达到“底数清、任务明、效果好”的目的。
戴佳老师深切的感受到,作为一名辅导员,仅仅做到“辅”是远远不够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攻克“导”的难关,引导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辅导员工作的重心。在她的引导下,所带班级展现出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先后获得了“先进班级”、“先进班级标兵”、“五四红旗团支部”、“文明卫生班级”等多项校级以上表彰。
(二)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做学生就业实践的指导师
学生四年的大学学习归根结底就是找一份好工作,就业是关乎学生人生发展能否顺利的大事儿。为此,戴佳老师把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作为常年坚持的工作内容之一,争取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长远的职业理想和积极的就业心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关注的热点,适时开展极具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并利用职业测试,帮学生正确定位,进一步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训技能培训和"挑战杯"等课外科技竞赛,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依托学生宿舍资源及各种网络平台,打造“寝室信息员——班级就业干事——辅导员”的就业信息链,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和历年毕业生中出现的问题等不断传递给学生;通过成立"就业互助组",强化“班会-座谈会-个别谈话”,适时为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多角度开展学生就业培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04年至今,戴佳老师负责的六届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均在90%以上。

为了做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她在工作中注重结合我校的特点,学习研究应用型大学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办法,强化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在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加强动手能力和培养应用性人才中的作用,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同时,开展学生欢迎、适合学生成才的各项活动, 与此同时,她还将目光从校园延展到社会,鼓励并支持学生下基层、到农村、进社区,在体验社会、了解基层的同时,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尽力回馈社会。让学生在亲身亲历中了解社会、感受民生,有效引导学生将专业所学运用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三)坚持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光阴如梭,循着自己的理想,戴佳老师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默默奉献,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服务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上,先后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军训优秀指导员”、“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与实践先进个人”、“2014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等荣誉,在学校组织的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二、三等奖,连续两次指导学生参与湖南省"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荣获三等奖。她还将被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成功做法及时加以理论总结,形成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主持和参与申报了3项省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发表了理论文章7篇。并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心理学、教育学、职业规划等高等教育的相关知识,做到一专多能,努力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尺讲台,三千桃李。十年树木, 十万栋梁。十三年风雨同舟,十三年教书育人。十三年来,戴佳老师把辅导员工作当成事业来追求,当作科学来探索,以青春的热情奉献于青春的事业,以青春的激情创造着青春的价值。回首昨天走过的路,她曾这样说:"做辅导员是一个幸福的选择,为同学们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幸福的源泉!不管未来怎样,我都会以满腔热忱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学生工作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和学生共同成长。”

请关注“学工在线”公众号,了解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