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8日,10年前的今天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拉开了帷幕。回想那时的波澜壮阔,世界的目光也随着意味希望和进步的烟火脚印转向北京,内心依旧激动不已。回顾那一年中国的不平凡经历,足以令我们感慨万千,也正是那一刻起国人的自信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年初华南地区经历了罕见的冰冻灾害、3月14日拉萨发生震动世界的打砸抢烧事件、5月12日则发生了夺去约7万人生命的汶川大地震、同时中国A股从上一年10月份的6124点一直跌到1664点。这一年我们饱受痛苦,华夏子孙声声泪泣,这些都深深刻画在我们祖国的心里,也正是这些经历使我们的国人涅槃重生,敢于正视自己,正视祖国,正视世界,继而证明我们在苦难中成长,在困境之中更加团结。我们于世界之林中站得更加挺拔,磨难后的坚强是我们自信的源泉。

这十年,我们的国家用一系列的数据、事实、成果来证明我们国家的强大,我们的国人越来越有理由自信。中国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各项运动的世锦赛。在三十年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国文化越发显得有活力;我们的经济早在10年前就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政府机制理念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我国近几年的科技成就:中国天眼,天舟货运飞船,天河二号计算机,大型客机(C919),量子卫星墨子号。在这10年中我们在用我们的增长速度,我们的GDP,我们的高速成就来向世界大声的展示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中心,我们的国家也想让国民通过数据、事例、现象来看到祖国的强大,让我们自豪感爆棚,让我们能为中国人这一身份骄傲,这是我们国人自信心的一种量变,是由国家和国人共同努力创造的成就带给我们的自信。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四个自信”,以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为本体,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可然、应然、必然的辩证统一。理论自信就是牢固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自信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制度自信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一般的社会主义制度,更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文化自信也就是民族自信,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将中华文化进行批判性地创新与发展,使中华优秀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四个自信”的完整提出,形成了中国社会形态自信的基本格局,这就意味着我们国人的自信从对数据、表现的自信上升到了一种理论层次的自信,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实现了诗中的渴望:“我总有一个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10年,我们中国由10年前的因饱受磨难而不屈,进而自强萌芽了民族自信,10年间我们砥砺前进实现了自信的量变,最终我们国人的自信升华实现质变,上升到理论层次,做到了胸有成竹。

请关注“学工在线”公众号,了解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