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湖南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资助,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与湖南科技大学联合开展的“福泽潇湘·精彩童年”乡村儿童夏令营正式落下帷幕。这场为期一个月的公益活动,在全省12个地州市同步落地,70余名师生志愿者化身“支教老师”,既为500余名乡村留守儿童送去知识与温暖陪伴,也在课程设计、问题解决与团队协作中,完成了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实践能力“练兵”。

前期筹备“练统筹”,夯实实践基础
早在夏令营开营前,两支高校志愿团队便开启“实战化”筹备,将统筹规划能力摆在实践首位。为匹配乡村儿童教学需求,志愿者团队先开展线下集中培训,涵盖急救技能、教学方法、心理疏导等实用内容;针对12个地州市的乡村学校点位,逐一敲定物资储备清单与出行路线,确保教材、教具、文体用品精准送达。湖南省福彩发行中心全程指导,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苏玲(夏令营总顾问)、李兵教授(总策划)多次牵头协调,指导志愿者将“理论设想”转化为“可落地的教学方案”,为后续实践筑牢根基。
教学实践“练本领”,在解决问题中成长
夏令营期间,志愿者们围绕基础学科、艺体课程、思政课程等板块开展教学,累计完成主题活动5次/营、学科类课程25余次/营、活动课30余次/营、暑期作业辅导70余次/营。在“教学实战”中,他们直面乡村儿童的成长差异,锤炼出灵活应变的实践能力。

在学科教学中,志愿者们创新方法兼顾“共性提升”与“个性需求”。英语课堂上,通过歌曲、游戏强化字母音标记忆,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鼓励孩子开口;数学教学引入数字游戏,让数理几何知识变得生动;语文课程分龄设计,小班以词语游戏积累词汇,大班用情景教学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面对“学习基础差异大”“内向学生难参与”等问题,志愿者们推行分层教学,为不同进度的孩子制定专属学习计划,通过一对一结对、小组竞赛等方式,让课堂“一个都不落”。
艺体课程则成为志愿者“全能能力”的试炼场。他们既当“音乐老师”组建合唱队,又当“美术导师”指导主题绘画与手工,还化身“体育教练”教授篮球、武术等项目。岳阳“探索科学奥秘”、益阳百选村登山研学、张家界高坪村金丝楠木群落探访、怀化“光影启智”“黑米传香”等特色活动,均由志愿者自主策划执行,从方案设计到组织落地,全程锻炼沟通协调与资源整合能力。
暖心守护“练担当”,践行社会责任
除了教学,志愿者们更以“陪伴者”的身份,在细节中锤炼责任担当。针对部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弱”的问题,他们手把手教洗衣方法,制定“物品归位”“饭前洗手打卡”等规则,用奖励机制引导习惯养成;面对乡村儿童普遍缺乏情感陪伴的现状,志愿者与孩子一对一结对谈心、玩耍,及时回应情感需求;通过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含性教育)和心理疏导课程,帮助孩子掌握安全知识、学会情绪管理,多数孩子在课后能清晰识别隐私部位与求助方式。

8月中下旬,夏令营陆续结营。在益阳百选村结营仪式上,苏玲副书记、李兵教授与指导老师共同见证了孩子们的成果展示——从英语情景剧到手工创意作品,从合唱表演到武术展示,孩子们的成长背后,是志愿者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从筹备时的手忙脚乱,到能从容应对课堂突发情况,这段经历让我懂得了‘实践出真知’。”湖南科技大学志愿者感慨道。
此次“福泽潇湘”乡村夏令营,不仅为乡村留守儿童送去了“精彩童年”,更让大学生志愿者在“知行合一”中提升了统筹规划、应急应变、沟通协作的社会实践能力。正如李兵教授所说:“支教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师生共同的成长。在服务乡村儿童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学会了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这正是社会实践的核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