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管理规定和制度
(一)教学目的
体育课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高校体育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体育课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锻炼过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教学任务
1.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较熟练掌握l~2项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使学生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拼搏向上的精
神风貌。
(三)课程设置及时数分配
l,课程设置
根据《学校体育课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体育课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必修课。目前我校体育课开设的类型有:体育普修课、体育选项课、体育理论课。
(1)体育普修课: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基本按行政班级分男女上课,统一教学内容和进度。大学一年级女生学习健美操、身体素质、;男生学习武术和身体素质。
(2)选项体育课:一年级第二学期,二年级一、二学期开设,具体可选择的项目有:篮球、武术、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啦啦操、健美操、形体、瑜伽、体育舞蹈、棒球、台球等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
(3)体育理论课:在每学期由任课教师讲授2学时。
2.教学时数分配
必修课:每周2学时,每学期18周,其中自主学习2周,教学实践8周,课堂教学8周。2年共144学时。
(四)体育课考试内容与成绩评定
1.体育课考试内容包括专项技术和身体素质两部分。
2.体育课成绩由平时成绩,自主学习,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等几个部分评定,具体比例(2:2:3:3)
(五)体育学籍管理及规定
l,每学期开学,应向学生公布考试内容及评分方法。
2.严格考试制度。
3.学生每学期累计旷课6次及以上者不予评定成绩,应重修。
4.学生旷课一次,从体育课总成绩中扣除10分,迟到一次扣2分。
5.一、二年级学生考试成绩不及格应重修。
6.关于成绩报送:学生成绩统一在学期末由老师在我校本科教学网上填写,打印一式两份并签名。成绩单须经体育学院院长审核无误后,盖章送学校教务主管部门。
体育教学管理规定(教师)
1、教师应按体育教师职责到岗上课,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课前有教案,课后有总结。
2、教师课前10分钟到运动场地并做好上课准备。按时下课,严禁教师提前下课。教师不得拖堂,上下课时间按教务处统一规定的时间进行。
3、教师要课前、课后整队检查人数,组织有序。要做好准备活动,保证学生的机体适应运动负荷的要求。
4、教师若因公、因事、因病需要调课、停课,必须事前严格按照请假制度逐级办理有关手续。若擅自调课、停课,或随意减少教学计划规定的时数,或随意变更教学内容为教学事故。
5、体育课必须按规定内容、方法、标准进行考试,不得随意更改。严格考试制度,严肃考试纪律,按体育部要求认真、准确填写成绩单,按时上报。
体育教学管理规定(学生)
l、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协助老师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和纪律,创建和谐课堂。
2、学生应提前到体育课教学场地,由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准时集合、整队,向任课教师报告出勤情况。
3、必须端正学习态度,遵守考勤制度,不得迟到、早退。病、事假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履行书面请假手续,身体不适而无证明者应参加见习,无故缺课均作旷课论处。
4、肢体残疾者或者有严重慢性疾病者,应在开学两周内向体育部提供长沙市内三级甲等医院的证明,经核准后报教务处备案,并参加体育部组织的理论考试,考试及格方可获得学分。
5、学生在学习期间因病、因伤等不能完成本学期或后续学期体育课的学习,应在一周内提出申请,并提供有效证明,办理相关手续,由体育课部根据其情况决定。
体育学院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