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类型:实践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学分:0.5学分 课程学时:2周
开课学期:第2学期 适用专业:全日制本科专业
根据2019级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要求,第二学期17周安排2019级休闲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认知教学活动,由于新冠役情影响延期到第三学期9-14周。认知实习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尽早地了解休闲体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对休闲体育学科及相关研究方向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感知认识。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面向体育学院全日制本科新生开设的一门集中性实践教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其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专业背景和特点、相关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课程体系及相互关系、基本专业知识、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科的对接关系等。
二、认知实践内容
1、专业、课程体系、职业岗位等相关知识介绍(8学时)
(1)内容:组织安排校内理论功底强、教学及实务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校外专家,采取研讨会、专题讲座、授课等方式,采取单班形式讲授本专业的背景、特点、现状及前沿知识;介绍专业职业要求、岗位设置、发展前景及就业情况。专业教师讲授专业认知课,理论联系实际讲授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同学们的情况,介绍休闲体育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
(2)课时分配:任课教师授课8学时。
(3)要求:学生对专业认知实践活动有全面、综合性了解,掌握本专业知识体系,并了解社会需求情况。
(4)费用:聘请校内、外专家讲座费比照学院科研处制定的标准执行,专题讲座符合学院专题讲座申报程序及要求。
2、休闲体育实验室、休闲体育拓展教学场地参观学习(2学时)
参观体质健康与干预实验室、休闲体育拓展教学场地,了解实验室的结构、功能与布局,掌握相关设施设备,学习健身APP软件的操作。
3、实务工作单位(含教学实习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观摩学习、岗位体验和调研等(6学时)
(1)内容:使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对岗位的要求、用人标准;学习专业操作流程和相关知识;教师指导学生调查了解专业相关部门设置、岗位说明及人员配备情况。
(2)要求:教师应在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安排时间带学生外出到实习基地或实务工作部门开展观摩学习活动,各系应考核教师课时实际完成情况,并填写外出教学记录,学生应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3)费用:带学生外出现场教学、观摩学习的相关费用,按学校财务制度核报。
4、专业认知实践报告(16学时―—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报告)
(1)内容:学生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根据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就业前景认识、收获体会,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专业认知实践报告》。
(2)要求:撰写3000字以上的《专业认知实践报告》,且报告要素齐全、结构清晰、感受深刻。(报告规范见附件)。
报告要素包括:
①学习目标:概述自己的学习目标,从生活、学习上制定方案、采取措施以促进目标实现。
②专业认识与思考:详述对专业背景、特点、现状、未来发展及专业框架体系的认识与思考;
③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的认识:详述对专业职业要求、岗位设置、发展前景及就业情况、专业证书要求的了解与认识;
④小结与规划:对整个课程学习做出小结,并提出未来的学习、发展规划。
三、其它
(一)活动组织
1、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动员和认知实习过程的跟进和协调工作。
2、专业认知活动结束,由学习委员负责本班学生《专业认知》鉴定表和专业认知总结报告的收集与汇总,再由专业教师集体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二)成绩考评
1、本课程的综合成绩由教学内容的各分项成绩组成,具体构成如下:
(1)学生对专业、课程体系、职业岗位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20%)。
(2)学生在实验室、实务工作单位(含教学实习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观摩学习、岗位体验和调研等完成情况(30%)。
(3)专业认知实践报告的撰写情况(50%)。
2、考评成绩共分为五等,分别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成绩登录:由专业认知实践任课指导老师登录最终评定成绩。
休闲体育教研室
20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