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青春三下乡|微光成炬,青春赋能!湖南财院学子扎根竹田村,助推乡村体育发展
供稿人:李涛 郭韵莹 责任编辑:刘伟  2025-07-18  点击次数:  

7月7日起,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体育学院“筑梦支教队”的13名师生抵达益阳市安化县羊角塘镇竹田村,开启了为期二十余天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第一阶段的短短七天里,这支年轻的队伍用知识传递温暖,以行动践行担当,为乡村注入青春活力。

红色赋能,精神扎根基层土壤

7月9日起,志愿者们精心策划的“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系列活动火热开讲。连续5场宣讲,场场爆满,累计吸引村内党员、团员及少先队员近600人次参与。支教队深入乡村基层,通过创新课程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乡村教育紧密结合,为乡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能。

宣讲现场-梁晓 摄

科学种子,在好奇心中萌芽

化学实验课上,当维生素C溶液与碘伏相遇,白纸上的隐形字迹神奇显现,引发了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惊呼和掌声。课后,孩子们围着志愿者追问实验原理。志愿者们耐心解释,点亮孩子们眼中对科学的好奇之火,也在他们心中种下求知探索、科技报国的种子。

学生成果展示-梁晓 摄

AI绘梦,科技连接未来图景

“AI绘梦”活动为乡村孩子开启“未来之旅”。志愿者们收集几十名孩子的梦想宣言,运用AI技术生成“未来画像”。当身着军装、手持听诊器或遨游太空的“未来自己”呈现时,现场沸腾。活动通过科技力量助力乡村儿童看见未来,激发奋斗动力。

学生与未来自己合影-梁晓 摄

舞动乡情,文化纽带系紧心距离

支教不仅是课堂的延伸,更是心与心的交融。支教队进驻后便组织了广场舞联谊。村民给支教队员教学广场舞,支教队员则发挥专业特长,带领村民学习青春活力的健身操。志愿者的带动下,原本冷清的活动广场变得热闹,参与活动800余人次。这种双向交流拉近了大学生与村民的距离,成为文化下乡、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鲜活注脚,更凝聚了科学管理体重、共建健康乡村的共识。

志愿者们教村民们跳操-梁晓 摄

从陌生到信任:支教队的乡村日记

支教的每一天,都是温暖与成长的故事。“筑梦支教队”的队员们用专业所长和赤诚之心,在竹田村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除此外,支教活动顺利开展的背后也离不开村委干部的组织和村民的支持。

村民赠送物资-李涛 摄

支教队第一阶段工作圆满结束,各项教学活动均有序推进。据悉,队员们将陆续组织开展亲子体育素质拓展、辩论赛等特色活动,并进行相关调研。这支年轻的支教队伍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青春与乡村共同成长的新篇章。


|
|
|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财政体育学院 版权所有

网站访问总量:

©2023 湘ICP备18011312号-1;湘教QS3-200505000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