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梅,女,1966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现任法学与公共管理系党总支书记。2013年度考核为优秀。一直以来,该同志秉承服务全系师生员工,共促本系建设发展的理念,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在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学生党团工作进学生宿舍的总体思路下,不断总结、提炼、完善以往本系学生工作的成功做法,在全系学生中开展创建“学习型”寝室活动,以点带面,促进系风、学风再上新台阶。
2013年12月,在学院大学生素质提升工程建设中,本人申报的〈以 “三自”管理为抓手建设学习型宿舍 提升学生综合技能〉项目获批学院示范建设项目。两年来,围绕该项目的建设,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1)将“三自管理”模式升级为“三自一导”模式。本项目兼顾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三自管理”和“学习型”寝室创建活动,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作用,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上给予学生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学生成长、成才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赢;通过“三自”管理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党团组织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使得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在宿舍树立良好典型,带动学生宿舍学风建设、道德素质建设和社会实践建设,增强党团组织在学生中的凝聚力;通过建设学习型示范寝室为学生树立奋斗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和综合竞争力。以大学生宿舍“三自”管理和“三自一导”管理的应用研究,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新途径。
(2)继承并发扬了我系学生工作的经验——“ ”帮扶。传统帮扶工作只注重于“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帮扶模式,更强调帮扶者对被帮扶者的帮助,忽略了帮扶者的自我提高。本项目“ ”帮扶兼顾二者,既要求帮扶小组成员向下给予被帮扶者帮助,更要求帮扶者向上学习,从指导老师和其他帮扶组成员身上取长补短。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被帮扶者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提高。
(3)创造性的开展了挂职锻炼。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注重质量、优化结构,改进党员发展工作,重视在大学生等各领域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提高党员质量和素质既是我党长期的要求,也是我系党务工作的重点。本项目的挂职锻炼是我院和我系党务工作的创举,是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通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学生宿舍、系部老师办公室、学生社团活动中挂职锻炼,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党员队伍质量。
(4)提出了“学习型”寝室的概念。传统意义上容易将“学习型”寝室与学习成绩好的寝室相联系,但是本项目“学习型”寝室不仅仅强调学业上的优秀,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型”寝室必须由5个要素决定:按时上课、从不缺课的“勤奋寝室”,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挑战杯”技能大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学院大型文体艺术活动等的“实践寝室”,寝室成员乐观向上、寝室卫生和纪律良好的“如家寝室”,积极考取专业技能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寝室”、寝室全体成员学习成绩都良好、无不及格成员的“学业寝室”。5个单项寝室都满足条件的寝室才可以成为“学习型”寝室。从单项寝室的设置来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提高学生工作能力、就业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
本项目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群体特征的变化,不仅注重对学生学习、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的培养,也重点关注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带动学生健康生活、主动学习、努力塑造完美自我,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项目内容与国内现有的建设项目成果相比,其实践经验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凸显,更具有实践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