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今天,是“七七事变”86周年纪念日。86年前,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掀开全面抗战的序幕。中华儿女浴血疆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段难忘的历史,为国家、为民族争取和平,也给中国人民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86年过去,当年参加抗战的热血青年,变成了深藏功名的年迈老人,他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七七事变”纪念日当天,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马志行”社会实践团走访金桥村抗战老兵王迪辉,追寻老兵足迹,回顾艰苦人生,感悟革命精神,学习传统美德。
浴血奋战卫家国,老骥犹存当年志
王迪辉16岁入伍,在第九战区独立干训部“边战边训”,先后参与长衡会战、长沙起义,任炮兵团机枪班班长,守卫岳麓山。他精神矍铄,提起抗战经历时滔滔不绝:“日军飞机经常是从长沙北门一路向南飞,飞一路炸一路,遍地乌烟。”也正是目睹这些惨况,王迪辉更加坚定了保家卫国的决心。他在多场战役中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讲述过程中,王迪辉几次唱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忆往昔,一生戎马壮志酬;看今朝,铁甲金戈壮士心。
坚守初心肯担当,恪尽职守甘奉献

1951年,王迪辉复员后,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先后担任警职和教职。担任警职时,王迪辉主动加强治安巡逻,为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担任教职时,他总是义务为孩子们辅导功课,主动帮助有需要的家庭,并为村民普及各项政策。王迪辉勤勤恳恳,恪尽职守,尽己所能为人民群众服务。
吃苦耐劳是家训,家风传承代代存
王迪辉时常教导子孙做人要吃苦耐劳,做事要脚踏实地,生活要勤俭节约。正是在这种优良家风的熏陶下,他的儿子毅然选择从军报国,勤劳质朴、踏实肯干,如今仍坚守在军队岗位;优良家风代代相传,他的孙女从事会计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得到公司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赞许。优良家风如同一场春雨,润物无声,在岁月变迁中熠熠生辉。
聆听着动人的老兵故事,感受着老兵坚毅朴素的气节和矢志不渝的革命情怀,队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向革命老辈学习,从优秀革命传统与家风中汲取前行力量,争做革命精神的传承者和优良家风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