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强我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7月7日至12日,我校开展思政课教师“扎根红色热土,助力乡村振兴,喜迎党的二十大”暑期研修,学校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文炳勋全程参与指导,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活动。
全体学员在办公楼前合影 朱莉/摄
7日上午,暑期研修启动仪式在办公楼五楼视频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茂平主持启动仪式。校纪委书记李雪山,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文炳勋,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陆初卿,教务处处长刘征,党委保卫工作部、保卫处处长欧阳海峰和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启动仪式。李雪山强调,要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启动仪式现场 汪洋/摄
此次暑期研修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修两个阶段。在理论学习阶段,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委员、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傅如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蒋国海教授和邓验博士,湖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李美玲教授分别作“思政‘金课’的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思政课教师教学竞赛和‘一流课程’建设”“毛泽东思想在湖南的孕育与实践探索”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案例丰富,引人入胜。专题报告结束后,研修班成员围绕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及思政课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等问题进行了分组研讨,既百花齐放,又凝聚共识。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委员、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傅如良教授作专题报告 朱莉/摄
湖南师范大学蒋国海教授作专题报告 朱莉/摄
湖南师范大学邓验博士作专题报告 朱莉/摄
湖南省委党校李美玲教授作专题报告 朱莉/摄
在实践研修阶段,研修班成员踏入湖湘热土,深入挖掘湖南省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形成的典型教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现场体验教学。
在浏阳市社港镇,研修班成员参观了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寻淮洲同志故居,调研了当地通过做精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系列举措。

参观寻淮洲故居 朱莉/摄
在株洲市炎陵县和茶陵县,研修班成员追随革命先烈的足迹,先后参观了全国唯一一家以红军标语为陈列主题的博物馆—红军标语博物馆、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及“红军村”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地,见证了革命斗争的珍贵信史,重温了毛泽东、谭震林等人在湘赣地区艰苦斗争建立红色政权的历史,汲取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参观红军标语博物馆 朱莉/摄

参观茶陵县委大院 朱莉/摄
参观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朱莉/摄
参观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朱莉/摄
在娄底市双峰县,研修班成员参观了湖湘文化孕育的第一批文人志士—曾国藩故里,开展了以“涵养优良家风,厚植家国情怀,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现场教学。参观了第一个明确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人—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深入了解了蔡和森同志短暂却光辉的一生。
参观曾国藩故居 朱莉/摄
参观蔡和森纪念馆 朱莉/摄
在梓门桥镇,研修班成员调研考察了该地区红色历史和红色教育情况,并与梓门桥镇党委成员共同参加了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
在长来村,研修班成员看望了正在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我校小易志愿服务队队员。老师们耐心解答了志愿服务队队员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并围绕电商直播课、党史馆讲解、支教服务、调研报告等内容对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现场指导教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共建基地签约仪式 朱莉/摄
指导大学生“三下乡” 朱莉/摄
在韶山市,研修班成员参观了红色国库事业奠基人—毛泽民陈列室,充分感受以毛泽民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红色国库事业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红色金融先烈的系列故事与革命情怀,也为全体思政课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申报红色财经项目提供有益借鉴。
参观毛泽民陈列室 朱莉/摄
在暑期研修活动总结大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茂平、直属党支部书记刘振强对此次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对学校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思政课教师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张晓敏、张本青、陈伶俐、欧阳海峰、廖小东等教师代表分享了研修心得。




总结与分享 朱莉/摄
本次暑期研修内容丰富、行程紧凑,既是“文化盛宴”“精神补给”“学术大餐”,又有深入考察、切身体会;既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又接地气、有温度有力量,给全体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研修班成员表示,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深入理论学习,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智慧,充分挖掘红色思政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素材,将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