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符方照佳作被香港《大公报》正式发表
供稿人:郭丽  责任编辑:郭丽  2015-07-01  点击次数:  

 



   原湖南财经专科学校副校长、方照律师事务所主任、法学家,著名律师,年近八旬的符方照佳作《吁开通中巴国际大运河》被香港《大公报》二O一五年六月十日发表并加了记者按语。全文转载如下:
全文链接: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20150615.html B1版
 
 
 
记者刘巧雄按:汇聚全球智慧共谋中发展
    汇聚全球智慧,共谋伟大中华民族的发展。早在中国汉帝国时代,丝绸之路就在世界版图上开始延坤,一路记载着沿途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展示着伟大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浩瀚、繁荣、伟大。
    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足迹,2014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向世界铿锵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梦想,强调与沿途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建设(一带一路)的伟大梦想,激起了中华子孙有志之士的巨大热情。在近期的采访中,大公报记者不经意间结诚了经济学家、湖南财政学院原副校长、符方照老教授。谈起(一带一路)的梦想,老人家激情满怀。他说,作为民族子孙,每一个人都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如此,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屹立在世界强大民族之林。
    之后,符老大胆地跟记者谈起了他的(呼吁开通从巴基斯坦至中国渤海国际大运河)的梦思。为不影响原文的实际价值,特全文摘抄如下:


吁开通中巴国际大运河
 氵方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全球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酝酿深刻调整。(一带一路)战略梦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如何加快开启这个新的机遇之窗,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因而,一切可利用资源皆不可放弃。
在我国西北,潜伏着一条卧龙。这就是我们可以开通从巴基斯坦阿拉伯海到中国渤海湾的国际大运河。引印度洋水经巴基斯坦或再经阿富汗边境入我国新疆,沿黄河入渤海。以一水沟通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中途在新疆吐鲁蕃地区利用其低于海平面的自然条件建中国内海。内海以西为印度洋;内海以东为太平洋。使中国既为太平洋国家,也成为印度洋国家。唤醒潜伏在我国西北的这条卧龙,以改变我国西北、中亚和外蒙古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改善经济环境,改变世界格局。
沙漠化的严重威胁
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土地已被沙漠化、荒漠化,干旱少雨,沙尘暴虐。这不但制约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也威胁到了我中华民族的生存安全。京、津、冀是我国北方的重点经济区,沙漠的扩展,不但工业用水,人、畜饮水困难,如不彻底制止沙漠南下,若干年后这一广大地区将不复存在。这是比什么威胁都更可怕的威胁,比什么敌人都更凶恶的敌人。治沙、治旱,已成了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容不得我们再说一个“不”字;也容不得我们还说一个“等”字。  
别无选择的道路
治沙、治旱古今有之,而且我们正在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开凿一条如此巨大的运河,进行一项如此浩大的工程呢?这不是我们好大喜功的头脑发热,而是别无他途的必须抉择。
治沙、治旱,一要土,二要水。无土不能盖沙;无水不能除旱。我国北方千里沙漠,万里干旱,掩埋如此大面积的沙漠、荒地,需要多少亿万立方米土石;解除数省干旱,需要常年供应多少万亿立方米水源。这土何来?土只能从大地深处挖掘出来。这挖掘的线路会有多长?会有万里之长;这水从何来?中国南水北调,仅只能补充京、津地区部分工业用水,人、畜饮水。而农垦复耕,改变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雨量以克服风尘沙暴所需水源,只能就近从印度洋、太平洋牵引过来,这就必须修建一条从巴基斯坦或再经阿富汗边境至我国西北的国际大运河,这是上天的意旨。
我们不是已在治沙、治水且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吗?这是事实。但客观的现实是治沙的结果沙漠化还在扩展和加速;治水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更加严重,连空气中的水份都越来越少了。这不是我们不该治理的过错,而是我们治理的成果与沙漠化的恶果不能构成消除的比例;是我们现时治沙所能提供的力度与沙化的速度不能构成逆转的比例。因此这不是根本的方法、彻底的方法、可以一战而定天下的方法。我们必须走开凿运河的路。向昆仑山要土,向印度洋、太平洋要水。
可以实现的计划与理想
修建这条大运河,是我们可以实现的计划与理想。天时、地利、人和已俱;人力、物力、财务蓄足。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形成世界共识。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急需扩展发展空间。巴基斯坦、中亚内陆国家和蒙古地区都存在沙漠化威胁,都已发展到了必须整治的时候,中国国力已增至到可以担当此任的程度,亚洲投资银行也已经成立,此其时也。
中巴两国地域相连,开凿这条大运河不涉及他人,运河所经之地如阿富汗也是沙多地少,土地贫脊、干旱,人口稀少,开河不但不会减少土地,而且还会垦复更多土地,沿河建设所需的无数沙石都自然存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这条运河,会使中亚和内蒙古等地区由内陆变沿海,由贫穷变富裕,他们会拥护与参加的,此为地利。
中巴已成全天候战略伙伴。我国在中国共产党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这一战略措施的提出,必将得到中国十三亿人民的热烈拥护,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支持,此人和也。
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亦可完成这一艰巨伟大的任务。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巴基坦也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劳动力充足;我国钢铁产量巨大、工业发达,各种物资生产充足,产品急待市场消化。工程建设队伍庞大,建设能力超强,技术能力雄厚,正在寻找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费储备数量巨大,资金待找市场投资。亚洲投资银行已经成立,世界各国积极参予,资金筹集途径广泛。尤其这条运河的开凿,必成世界黄金水道、黄金海岸,土地必将寸土寸金。我们边开发,边发展,边招商引资。开河道、建桥梁,修筑高速公路、铁路。治途建码头、城市。开良田、修水利、积极发展农、林、牧、渔业、旅游业,开矿产、建油田,开航道、收关税,其财源将与运河水源一般滚滚而来,资金供应不成困难。
昆仑山虽高,运河虽长,任务虽然艰巨,中国人民早在秦朝时就修建了万里长城,在隋朝又修建了南北大运河。今朝我们又建筑了三峡大水坝,完成了南水北调。事实已充分证明,中国人民想得到的,就可以做得到。中国的崛起不会走抢夺世界市场发动战争的老路,只会走合作共赢和平崛起的大道,我们就必须向自然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发展,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世界梦。
可实现百年经济超高速持续发展
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寻求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机会,但却总难实现。只有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出现了我国经济三十年高速发展的奇迹,但现在也降下来了,经济的继续快速大幅度上升已成困难。世界经济比我国经济发展慢多了,持续的时间也短多了,怎样寻求一条超百年经济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科学地提出了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构想。中巴国际大运河修建构想的提出,就是这一伟大构想的一部分。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与发展,更多更好的设想与项目,将会更多更好从各个地区、各个时期提出来,这是必然的、一定的,这就是中国的希望,也是世界的希望。
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是和平发展战略,是世界合作共赢的战略,是实现世界经济超百年持续高速发展的战略。这不是梦话,这是可以看得到的现实。仅以我们设想开凿的这条中巴国际大运河这一项目的意义而言,就可实现中国和这一地区国家经济超百年持续高速的发展愿望与目的。
这项工程只要一启动,中国的经济必将立即起飞,必将立即重新出现中国经济超过两位数的高速度发展,而且超越百年。因为这工程启动,就找到了中国商品急需找到的无比巨大的长期的消费市场,我们的钢铁业、机械业、建筑业、将找到出路,各类商品找到巨大的市场。过去依赖的国外市场,就可以完全转到国内市场来了。商品的市场需要量,就会成数倍的增加。这一建设的周期,十年可以开通河道,将带来超百年的发展与建设良机。中国的海疆将增加万余公里,中国的繁荣将从东南沿海迅速向西北沿海扩展,塞北变江南,沙漠变海洋,内陆变沿海,外海变内海。桥梁与海岸同步建设,公路与铁路修筑叠加,城市百座兴建,人口亿万增加,海岸繁荣似锦,百业兴旺发达,五星红旗将引领万国船只,行驶在万里海道,悠游于昆仑山间,出进于四大海洋。这就是我们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这就是百年发展机遇,千年繁荣、万年幸福的开始。河水将把战火淹灭,道路将把人间引向天堂,如此亘古旷世的工程,仅航道、旅游业即可收回成本,繁富万代,这就是我们一带一路的天机。时不我待,机不可失
O一五年六月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