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尺讲台的方寸之间,我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标尺,深耕教育沃土。作为会计学院的专职教师,2024 年我坚守一线教学岗位,完成近 500 节课时的教学任务,同时在学生关怀、集体工作、支部建设与科研教研领域深耕不辍,努力成为集“教书匠”“引路人”“研究者”于一身的教育实践者。

一、深耕课堂,做教学质量的坚守者
作为专职教师,我始终将课堂视为教育的主阵地。2024 年,我承担了《中级财务会计》等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累计完成 492 课时教学工作量,超额完成年度教学指标。为让抽象的会计理论贴近实践,我创新采用“案例教学 + 情境模拟”模式,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融入课堂,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审计师与企业财务人员开展模拟审计,课堂参与度得到明显提升。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分层设计教学方案:对大一新生侧重专业认知引导,以提升专业学习兴趣为主;对高年级学生强化考研与考证衔接,在课程中嵌入 CPA 考点解析。课后通过“学习通答疑 +微信答疑+QQ答疑+ 每周面授辅导”多渠道跟进,全年累计解答学生专业问题超 800 条,学生课程满意度连续几年排在学院前列。
二、教研相长,做学术探索的追光者
我坚信“教学促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全年积极投身科研教研活动。先后参加“AI引领会计学科建设”、“张新民看财报”等学术讲座、省级教学创新大赛等 12 场学术活动,走访行业专家 6 人次,整理形成 3 万字的学习笔记。
在科研领域,我主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思政教研项目;参与编写教学案例,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2024年人才培养方案。
三、爱生如子,做成长路上的同行者
在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我始终把学生成长放在心上。面对寝室矛盾调解,我创新采用“三步法”:先单独倾听诉求,再组织“换位思考”座谈会,最后建立月度回访机制。2024 年成功化解 6 起寝室纠纷,使两位几乎反目为仇的学生握手言和。
针对考研学生,我构建“心理疏导 + 专业指导”的支持体系。及时搜集考研学生信息,实时分享不同高校复试真题;线下开展 8 场考研心理沙龙,为 2名焦虑学生建立个性化疏导档案。学生彭某一度因数学成绩波动想放弃考研,我多次与其复盘复习计划,助其最终考研上岸。学生沈某大一时在就业指导方面,联动 多家合作企业开展专场招聘会,指导学生制作“会计岗位定制化简历”,帮助 5名毕业生拿到心仪 Offer。
四、多元担当,做集体发展的践行者
作为会计学院教工第一支部纪检委员,我全年组织 4 次纪律教育学习会,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 3 场。围绕廉政主题讲授 3次党课,积极牵头拍摄“我有话对党说”视频。
担任《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组长期间,我主动分担组内年长老师的教研任务,带领团队完成 3 门课程大纲修订,编写《课程思政案例库》。在系里组织的集体备课中,分享“课程思政融入点”设计经验,推动全系多门课程完成思政元素图谱绘制,以实际行动带动集体进步。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持,2024 年的每一份成绩单都承载着责任与热爱。未来,我将继续以讲台为基、以学生为本、以科研为翼,在教育路上步履不停,努力成为让学生信服、让学校放心的人民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