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首页 >> 教育教学 >> 质量工程 >> 正文
 
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国际贸易实务简介
供稿人: 责任编辑:袁仕远  2023-09-16  点击次数:  

国际贸易实务是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2019年认定为湖南省级线下一流课程。本课程的授课团队由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骨干教师组成,团队成员理论基础扎实、教学外贸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在我校教绩考核中,多名老师所授课程连年被评为校级A类课程。

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订立国际贸易合同应当遵循的法律法规、国际贸易惯例,掌握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的基本内容及其规定方法,明确合同成立的步骤和履行合同的基本程序。

(二) 能力目标

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方法,提升识别和评估国际贸易风险能力、降低国际贸易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强预防与解决争议的能力。

(三) 素质目标

培养思想品德好、国际视野宽广、实践能力强、创新精神突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国际经贸高级人才。

二、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遵循科学性的原则,并密切跟踪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全课程设定一个模拟业务场景:长沙美味多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加坡taste foods CO.,LTD. 公司出口一批洋菇罐头的贸易,具体涉及国际货物贸易合同的价格、标的物、运输、保险、支付、争议的预防与处理等各项条款的确定、合同的磋商和履行的具体流程,以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及惯例。

三、课程教学设计

在课程设定的外贸模拟业务场景中,以出口贸易合同为纽带,系统阐述如何确定国际货物贸易合同的各个条款,以及合同的磋商和履行的具体过程,如何把控国际贸易业务操作中的风险,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每节课前老师将预习要求发布在课堂互动运用平台“超星学习通”中,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在课堂知识点的教学中,根据重难点合理安排讲授时间,结合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穿插有代表性的、真实的案例进行剖析,布置课后练习及知识拓展的作业,还有配套的实验软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知识。

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评价和传统考试相结合。根据学生在超星学习通中完成任务的情况、课堂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参与课程互动的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给予过程考核。期末组织闭卷形式的纸质试卷考核,内容涵盖全课程的知识点。

四、课程创新特色

(一)突出课程思政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牢记国际贸易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而进行国际贸易首先应该维护国家的主权,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在平等互利和诚信的基础上与各个国家的商人签订买卖合同,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和共同发展。

(二)互联网+课堂教学新模式

1. 利用互联网增加学习互动

课前、课中及课后借助课堂互动运用工具超星学习通提供课堂相关资料、开展课堂讨论、随堂测验考核、布置作业、答疑等教学活动。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实现实时学习互动和交流。2016年课程组老师创建并管理以本校在校及毕业的学生为主的QQ群——菜园外贸圈,群宗旨为外贸实际问题解答和心得经验交流,成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里也成为了延续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重要场所。

2.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课程的学习有传统学习资料——课程组成员参与编写的《国际贸易实务学习指导书》,便于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进度及时复习。还有巩固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提高操作能力的外贸实习平台供学生课后动手操作。另外,推荐学生接触有影响力的专业网站、论坛(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福步外贸论坛等),了解外贸的最新动态,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扩充知识的容量,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课程内容真实化、系统化、前沿化

1. 真实化

依据老师多年的教学及外贸工作经验,课程教学中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实际外贸情形,让学生了解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与差别,深化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系统化

全课程设定一个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加坡之间的外贸模拟业务场景,围绕如何诚信地与国外商人进行国际货物贸易展开讲解。随着模拟业务进程的推进,课程学习内容不断增加,当课程学习结束时,该模拟业务也进行完毕。通过模拟业务演变的过程来学习课程相应的知识,使学生对于如何开展国际贸易有一个整体认识,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基本内容的掌握也更加清晰、深刻和系统。

3. 前沿化

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和形势的变动,实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如在课程引入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国际商会发布的《202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数字贸易”的发展等前沿内容,培养学生具备敏锐的时事洞察力和强烈的知识求知欲。

五、课程改革规划和措施

(一)持续建设计划

以目标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起来,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以培养培训为关键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二)改革措施

1.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学资源,完善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库、在线题库、在线学习、教学录像、线上学习平台等建设,增加双语教学内容的开发。拟建立国际贸易实验室,新增3-5家校外课程实习基地。

2. 创新教学方法

借助翻转课堂等形式,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教学效果。

3. 改革考核方式

加大全过程考核的比例,丰富过程考核的形式,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4. 进一步加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定期组织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加强教学梯队建设,组织教师外出进修培训、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鼓励积极教师走进现实的外贸公司,不断吸取最新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
|
|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

网站访问总量:

©2023 湘ICP备18011312号-1;湘教QS3-200505000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