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徇族朋党好恶之私,已虽正而必陷于邪。(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释义:根据亲族朋党的意愿为他们徇私,即使自己是清正的,也必然陷于邪恶而不能自拔。
2、必先修正其在我者,然后徐责其在人者,威乎刑罚。(《荀子.富国》)
释义:必须先纠正自己的缺点,然后慢慢地去批评别人的缺点,这样做的威力比刑罚还要大。
3、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此百世不依之道也。(《史记.平津侯生父列传》)
释义:懂得如何自我约束,然后才能懂得如何治理别人。天下从来没有不能自治而能治理别人的人,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4、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
释义:为政者不能见利忘义,更不能因面临危险而变节。
5、我不能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谋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谷以下求生,必不及矣。(《韩非子》)
释义:我如果不以清政廉洁的作风工公正的执行国家的法律,而以贪楚的心理通过枉法来谋取私利,就好象从高高的山顶坠入深深的山谷还梦想能活下一样,是办不到的。
6、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宁让而损己,不竞而损人。(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释义:宁可为公而贫穷,也不为私而富有;在竞争中宁可因让着别人而使自己受损失,也决不因竞争而伤害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