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本网讯)6月9日至10日,学院党委在办公楼717组织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落实中央关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部署要求,围绕“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主题,进行第一次专题学习研讨。学院党委成员,院长伍中信,党政办、组织部、宣传统战部、学工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张天晓主持。

张天晓主持会议并作主题发言。
会议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组织与会人员收看中央纪委监察部《<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辑在线访谈》视频,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孙业礼,就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后简称《摘编》)书中的精要进行了解读。随后,学院纪委书记张玉芬带领与会人员一起学习《摘编》。

张玉芬带领与会人员一起学习《摘编》。
张玉芬在领学中介绍了书中的主要内容。本书共分9个专题,共收入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216段,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至2014年期音质讲话、文章、批示。她认为本书认为有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旗帜鲜明,针对性强,二是求真务实,指导性强;三是语言朴实,可读性强;四是论述精辟,理论性强。她对书中如何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什么要“从严治学、严明党的纪律”进行了解读。与会人均感受启发,认为这种形式对学习理论、学好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会议第二阶段是围绕主题集中研讨。张天晓带头作了《严于修身,提升自己的“德”“智”“力”》的主题发言。他在发言中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列举了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纪律不严的种种表现,提出了严以修身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他指出,严以修身”关键在修德。“德”即人品、人格。做人要讲道德,为官要讲官德。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只有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才能自觉遵守党纪国法,自觉维护公众利益,遵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才能从中汲取最好的营养,使自己成为群众信任和点赞的好干部。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德是方向盘、是导航仪、是指南针。作为高校的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把德字放在首位,德高方能为师。只有师德高于一切,才能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他还指出,“严以修身”着重在修为。“为”即心智、性格。“严以修身”就是要修涵养、修性格。身为领导干部要做到:一是为人,要不失本心,即要心怀恻隐、懂得羞耻、礼貌待人、明辨是非,要心存敬畏,心怀感恩;二是为名,要宠辱不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爱国、敬业、勤于奉献,以工作实绩为名誉增彩;要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来面对名誉;要把自己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让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三是为利,要公私分明。党的领导干部,是公家人,切不可扯公家的大旗、谋自己的私利,挖公家的墙角、筑自己的屋舍;要珍视名节、懂得“舍得”,深刻认识领导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
他强调,“严以修身”落实在修“行”。“行”即行为、执行力。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率,需要在思想品行、本领业绩方面做出样子、做出示范。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说千道万不如示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任何时候,都要坚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时候都要明白“搭一次花架子,就把群众心伤一回;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
他最后强调,“严以修身”乃做人之本、从政之基、成功之道,贵在持之以恒。“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我们务必“严以修身”勤自省,尽显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学院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随后,各党委委员、伍中信院长结合自身实际和体会一一发言。大家认为,要认真学习领会党性修养的深刻内涵、主要内容和现实要求,切实在政治理论、组织纪律、思想作风、文化知识等方面提高修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加强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每位共产党员都要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习研讨结束后,各党委委员下到所分管的部门上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