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中,我院“经天纬地”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7月12日至13日深入李家桥村及石公桥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7月12日午后,实践队踏入了李家桥村的田间地头,通过细致入微的问卷调查与亲切友好的入户访谈,直面农户心声,深入了解当地猕猴桃等特色产业的发展瓶颈与农户的实际困难。针对产业初阶、果种老化等问题,实践队提出了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强化科学管理和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建议,旨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实践队对村民进行访谈 佘泽华/摄
次日清晨,实践队在石公桥镇街道社区书记钟彩云的引领下,探访了新兴的零工驿站。钟书记详细介绍了常德市政府如何利用直播电商这一创新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石公桥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小镇,迈向更广阔的市场。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政府对于新业态的积极拥抱,也为乡村振兴探索了新路径。

钟书记与实践队深入交流 佘泽华/摄
随后,实践队的脚步又踏入了葡萄园与蘑菇厂的丰收景象之中。葡萄园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展现着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蘑菇厂里,先进的种植设备与科学的培育技术让人眼前一亮,预示着石公桥镇农业产业化的美好未来。实践队成员不仅学习到了先进的种植经验,还见证了农业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探访蘑菇厂 杨紫晴/摄
此次调研之旅,不仅是对青年学子综合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他们向农户学习、向实践取经的宝贵机会。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与乡村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为石公桥镇的农业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未来,他们将继续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助力乡村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