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厚生国际教育学院>> 信息详情浏览
 
【心得体会】心灵之旅??发现台湾之美
供稿人:陈奕如  责任编辑:曾佳  2013-07-24  点击次数:  

心灵之旅——发现台湾之美

——2012年暑假游学台湾心得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2010级金融本科(三)班   陈奕如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余光中  

 小时候,常常听妈妈诵读这首余先生的《乡愁》,直到后来慢慢长大,我也才慢慢领略到其中的韵味。我想这也是我最初对于台湾这片土地的了解与感受。

 时光荏苒,年华流转,两岸的交流也日趋频繁。伴随着这股大流,我才万分荣幸能够参加学校组织的台湾专业学习之旅,从二月份报名至今八月份,半年之久,我已然踏上了这片曾经多少个日夜让我魂牵梦绕的土地,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台湾。

风景篇:时光流转,掩不住的风韵

 过去的岁月里,对于她的了解我们仅局限于网络,电视,新闻等媒体,无数次幻想着午后惬意的阳光里,舒适的闲坐在台北巷弄里的特色书店或咖啡厅;亦或是拎着白色的帆布鞋漫步在淡水河边;寄居在花莲河边的民宿,再配上一盏清茶,以闲谈佐餐,配山水下饭,闲散的拥抱浓郁的民居氛围;肆意享受垦丁的阳光与沙滩,怀抱乌来和北投的温泉;亦或是携三五好伴,领略阿里山的日出日落……在台湾的这几天,由于行程安排是先学习专业知识再进行文化考察和台湾风情体验,太多太多的美好画面犹如幕布电影不断在我脑海中闪现,我们也许不曾走过那熙攘人群走过的路,但我们领略到了台湾的另一番美,无论从自然景色还是人文气息。我们走过了专属台湾的那片红树林,乘着小筏,戴着斗笠,穿梭在大片大片的绿林里,我们来到了山中的国民小学,占地不大,建筑却精致典雅,木香萦绕,让人倾心,我们还DIY自制彩陶,精彩有趣,乐在其中;我们还参观了在大陆不曾见到的古香文物,台湾故宫博物馆让你再次感受那段遗失的岁月……太多太多美好的画面浮现眼前,我只想默默珍藏这些瑰宝,埋藏心底,是不是犹如香茗一般,小呷一口,细细品味,耐人寻味。                

人物篇:热情友好,无法阻隔的情谊

  8月15日下午,我们整装待发,途经香港机场,我们的团队终于在凌晨时分抵达高雄机场。其实说实话,踏上这片宝岛的片刻,心中不仅充满着悸动,同时也隐隐藏匿着一份不安,毕竟两岸相隔一段时间,民众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这让我有些许的惴惴不安,但事实是: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当晚已是深夜,我们一脸倦容从机场走出,迎接我们的却是高雄第一科技大学老师们殷切的笑容和志愿者们的热情招待。这在之后的所有活动我们都能看到和感受到他们的努力付出和周详安排。林君瀌老师开朗的性格,馨仪爽朗的笑声,阿呆与阿瓜倾情配合,讲师们的和蔼可亲……还有许许多多的高雄第一科大的师生们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精心的准备和周到的服务。是他们,让我们觉得他们也是如此可爱,如此动人;是他们,让我觉得台湾之行增添了别样的人情味。领略了沿途的风景,也许不在乎她有多美而令你心旷神怡,而也许只在于一路上有着这群可爱的人儿,一直默默的陪伴与守候,让你觉得台湾这片土地,最美的不是那绿油油的稻田,不是那蓝的澄澈的天空,也不是那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而是他们这群最可爱的人儿——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与老师们。                

文化篇: 一脉相承,渊源流传的精髓

 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两岸的阻隔只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但在许多认知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又鉴于我从未亲身感受过台湾的文化氛围,致使我在来台之前心中有着种种谜团,但当我走下飞机,踏上了这片土地,看到的是汉字,听到的是汉语,吃到的是中餐,喝的是乌龙茶,我心中顿时迷雾散开。几天的亲密接触,让我渐渐喜欢上这嗲嗲的台湾腔,柔声细语中别具一番韵味。当我参观了孔子庙时,也恍然走进了曲阜,林木森森,红砖飞檐,规整的祠堂供奉着先祖们的牌位,无不表示出对先辈们的崇敬与敬仰之情。除此之外,台湾的故宫博物馆仿佛让我看到了大陆博物馆的倩影,文学馆的白墙红砖仿佛把我带进了历史的天空。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深刻感受着一脉相承,渊源流传的文化精髓。

学习篇:注重实践,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此次来台的主要目的就是交流学习。几天的课程下来,的确也让我获益匪浅,受教良多,讲师们大都是各大金融企业的在职人员,他们经验丰富,把许多实际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也非常细心的介绍着台湾的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等金融行业,让我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台湾这些行业的发展历史、进程及趋势,而讲师们的精心讲解构成了这次整个课程的最大的亮点。授课方式各有特色,如见解独到的尤其伟经理,讲课趣味生动的林君瀌教授,寓学于乐的“一哥”(陈建一襄理)等等各种优秀的讲师。记忆很深刻的是周五的一天,排满了一位陈健一老师的营销课,我心想这要是在大陆,这样的排课一天下来学生们必定觉得索然无味,疲惫不堪。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那天的开场白就让人印象深刻,陈老师先是让我们每个人做一分钟的自我介绍,目的就在于如何让老师记住我们每个人,大家的介绍妙趣横生,各有千秋,让人忍俊不禁。接下来一天的课程,全部都是在不断思考,不断动脑中度过,他会给我们各式各样的题目,如他会让大家模拟情景沙漠逃生,给你一些固定的物件,每个组员先依自己意愿,根据重要程度将这些物品依次排序,然后在组内探讨排出最终顺序,这样很锻炼一个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发挥团队的头脑,再比如陈老师会准备一些道具:皮筋,A4纸张一张,鲜鸡蛋一个,细线,透明胶,气球一个等等,让我们在20分钟内做出一个能保护鸡蛋的装置,然后从三层楼高的地方扔下鸡蛋,要保证它的完整性。大家在这期间积极动脑,齐心协力,虽然最后的结果都是鸡蛋以破裂而告终,但是这使得我们更敢于思考,更敢于实践,更有团队意识。那一天的课下来,我们每个人都意犹未尽,丝毫未觉得辛苦,反而感觉收获颇丰。这些老师他们都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我们多思考,多交流,开放思维,不受拘谨。着实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群可爱的讲师们的悉心准备,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寓学于乐的乐趣。通过几天的交流学习,我还有一个深刻的体验,那就是讲师们的讲课都十分注重实务,联系实际,着力培养一批有思想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管理篇:紧跟经济全球化潮流,把握世界脉搏

接连几天的企业参访,给我最深刻的感触就是管理机构责任的明确清晰,行内大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接轨,紧跟时代潮流,实事求是,形成良好的业内竞争管理模式,同业内竞争单位都朝着积极进取的优良循环发展。此外,我还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每个参观的金融企业都具有鲜明的企业文化,它涵盖着企业环境、价值观、经营方向等等。台湾的这些企业都十分注重这些层面的发展,特别是参访三商美邦人寿公司的时候,公司为鼓励员工创造良好业绩,会指定将办公室、休息室装潢成争取旅游目的地的样子。如这次我们正好遇上公司争取拿下良好业绩,将办公室装潢成加拿大红枫漫天的布景。除此之外,他们还经常组织员工进行各种培训、聚会、考核等等,有效提高了团队合作效率,增进了团队合作意识,这种氛围让人倍感轻松。这些都是我们大陆许多企业公司应该学习及参考的,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氛围远远比领导威严的呵斥与木讷的呆坐在办公室敲字强多了。而且他们许多都能与世界接轨,能将最新最切合的条例马上应用于整个行业领域,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非常贴合实际,行业内由此形成良好竞争。我还记得在京城银行参访学习的那天,我由于身上的台币现金不足,而京城银行没有兑换人民币的业务,于是我来到了隔壁的华泰银行,从进入大厅的一刻起,就有工作人员热情接待,直至取号等候,再到与柜台人员沟通,他们都表现的十分友好,服务十分到位,真的让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我想这也许在大陆很多银行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景象。        

结语:感受台湾,感受心灵之美

话已至此,太多的感触难以用文字抒写,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余光中老先生的一篇散文《从母亲到外遇》。其中如是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不但是那片后土,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歇下的,所有龙族,还有几千年来还未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在台湾深深体会余老先生的那片赤子之心。但也能想象台湾作为他妻子担当着不可磨灭的角色,你会感到台湾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有着小家碧玉的精致典雅,让人流连,走进台湾,给心灵来一次洗礼,走进台湾,发现另一番别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