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金融四班陈心蕊
“我要去台湾了。”
“......”
“你不知道最近航空事故频发啊。”
“去那里后,低调点,别张扬。”
然后我,二十岁,瘦身板,从来没出过境,带着亲朋好友的种种嘱托,赴了这场自己准备了三个多月的华丽的宴会。终于在这盛夏光年,我飞跃海峡来看你了--台湾。因为不知道明天会是怎样的,所以尽可能趁着年轻的时候去闯一些自己一辈子也许只会去一次的地方吧。
凌晨12点30,心情忐忑地走出机场,呼吸着这热浪潮湿般的空气,望着穿梭着的小车,听着甜甜的台湾腔,看着来接机的台湾同学对我们展现的笑脸,之前种种的担心焦虑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
这是我们此行呆的最久的一个地方。习惯了每天早上听到林君镳老师亲切的问候,习惯了每天早上听到食堂阿姨做早餐时“滋滋”声,习惯了每天护送我们上学的那几条大狗,习惯了自己的垃圾放进自己随身带的袋子里,习惯了自己骑着脚踏车,同伴的那一声声的“小心”,习惯了图书馆那贴心的懒人沙发,习惯了林少爷和总招大人带动气氛的笑声,习惯了每天很早那一缕阳光洒进被窝的暖色,习惯了...
记得,来台第二天遭遇大台风,不能出去,你们就安排了电影活动。记得,你们为结业晚会精心编排的歌舞。记得,你们怕我们吃不惯,准备的老干妈。记得,你们每天为我们的小点心。记得,每一堂的专业课,每一位为我们上课的老师。讲师们的精心讲解构成了这次整个课程的最大的亮点。授课方式各有特色,记忆很深刻的是周五的一天,排满了一位陈健一老师的营销课,我心想这要是在大陆,这样的排课一天下来学生们必定觉得索然无味,疲惫不堪。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那天的开场白就让人印象深刻,陈老师先是让我们每个人做七字自我介绍,目的就在于如何让老师记住我们每个人,大家的介绍妙趣横生,各有千秋,让人忍俊不禁。接下来一天的课程,全部都是在不断思考,不断动脑中度过,他会给我们各式各样的题目,如他会让大家去模拟邀请一位初次见面的女生共进晚餐场景,数字拍手游戏,你比我猜,不说话排序,这样很锻炼一个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发挥团队的头脑,再比如陈老师会准备一些道具:皮筋,A4纸张一张,鲜鸡蛋一个,细线,透明胶,气球一个等等,让我们在20分钟内做出一个能保护鸡蛋的装置,然后从三层楼高的地方扔下鸡蛋,要保证它的完整性。大家在这期间积极动脑,齐心协力,虽然最后的结果都是鸡蛋以破裂而告终,但是我们每一个队融入其中。
【温情大巴上的日子】
我们从台南一直北上到台北。曾坐2个多小时大巴的山路,曾和你们在夜市嗨吃,曾和你们一起凹造型拍照,曾和你们聊天到深夜不顾第二天的早起,曾和你们一起嗨的移动KTV,曾和你们一起做的绿豆饼,曾和你们深夜跑出来压马路,那么多的画面,怎么可能会忘记。我们一起徒步上下阿里山,累到腿发软,饿到前胸贴后背,但当我们经历过那些坎坷,看到最后大家一起胜利的欢呼,不禁暗暗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真好。认识了这一群新的朋友,新的环境,让我成长了,真好。
【就不说再见吧】
两岸之间,靠双方的努力,就会更好吧。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靠我们这半个月或许没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一直大家这么交流下去,我相信,未来总会有一点点不一样的。“We will meet twice.”总有一天我会重来这里,回到高雄。 曾怀着这一辈子就这一次机会的信念来到这里,离开时却决心一定要重新回到这里。最后,真的想郑重地对高雄第一科技大学那些可爱的老师们,同学们,说声,谢谢。一个地方带给你最深记忆的一定是那里的人。因为这些可爱的人,台湾也成了我心里一个特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