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校工会 >> 通知公告 >> 正文
 
师德格言选编
供稿人:   责任编辑:熊先辉  2010-04-29  点击次数: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者”                                           ——陶行知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陶行知
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陶行知
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
                                      ——陶行知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学校是为社会设立的。学校没有改造社会的能力,简直可以关门。” 
 ——陶行知
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陶行知
教师一要诚实无欺;二要谦和有礼;三要自觉纪律;四要手脑并用;五要整洁卫生;六要正确敏捷;七要力求进步;八要负责做事;九要自助助人;十要勇于为公;十一要坚韧沉着;十二要有始有终。” 
                         ——陶行知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光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     
           ——爱因斯坦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到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爱是比责任感更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
 “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加里宁
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 
——列宁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是老师,应该做到诲人不倦;在交换思想时又是同志,应该做到心心相印;在集体活动时是兄弟姐妹,应该做到亲密无间,在关心同学时又是母亲,要做到无微不至。”
——丁榕
儿童之精神,虽以外物而有殊别:然有不可不同具者,则为中国国民应有三:德与智与美三者。所以养成之者,则有小学校与社会教育。”             
             ——鲁迅
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    
    ——鲁迅
耐心去打开潜在学生身上的知识泉源。”             
              ——夸美纽斯
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务更高尚的了。”            
         ——夸美纽斯
教师必须为形成较好人类而献出一切。”                  
          ——蒙台梭利
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在他的手中。青年人往后的一切发展成就,直接影响他的,都以过去各种原始印象,起着强烈的作用。”
 ——别林斯基
一个真正的教育音应当是学校和生活及科学之间的中介人:他应当只把科学所取得的真实的和有用的知识采用到学校中去,而抛弃那些在取得知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切令人迷惑的东西。他应当从学校培养一代新人到生活中去,要使这一代人出污泥而不染,不为红尘中的变幻无常的诱惑所玷污,而能充分有准备地去参加等待着他们的斗争。”      
           ——乌申斯基
 “教师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重要的岗位,而且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它对国家人材的培养,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后一代的成长,起着重大朗作用。”   
     ——徐特立
教书是一种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会越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你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地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啊!青出于蓝,胜于蓝,后来居上,这里不也正包含着你的一份辛勤的成绩在里面吗!”                  
              ——— 徐特立
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他们继承了民族的文化遗产和经验,他们是受尊敬的人,我希望你们一生都做教师,再也不想别的。想成为专家,只能钻研一门科学,我希望你们钻研教育科学。”       
                         ——徐特立
 “教师必须有独创性。他对学生要成为理性和启蒙的真实的火炬,使学生得以揭穿自己的错误意见,而被引导到真理的道路上去。”               
                ——第斯多惠
教师要使自己的教育活动真正有益于学生,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之间就要团结合作,互相配合。”      
                ——叶圣陶
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不负责,有的因为对教学本无兴趣,当教师只是暂局。这种人只有严加淘汰一法。”       
                   ——叶圣陶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蔫。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府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轲
要知道,我不是一个教书匠,我是受社会所信托的人。社会把培养、教育新人——未来一代人的事业托付给了我。这是我的最崇高的事业,是我的头等大事,是我的职业义务。这是我的使命。”  
                          ——阿莫纳什维利
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教育儿童。”    
   ——马卡连柯
假如一个学校里有这样的教师集体,在这个集体里的每个教师看来,全校的成功占第一位,而他班上的成功占第二位,至于教师个人的成功只放在第三位,那末在这样的集体里才会有真正的教育工作。”          
                            ——马卡连柯
同志们,让我们接受这个定额——在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不合格的都不能有。”   
——马卡连柯
我们教师正面临着一项最光荣、最困难的任务:在教师身上承担着全国的希望,这就是说,我们要为共产主义社会培养人才,在我们的肩上要成长起新的人来,并且在全世界面前建立起完美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在创造新文化的事业中占据最光荣最显著的地位。”   
——马卡连柯
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是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   
——卢梭
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
 ——杜威
我热爱教育工作;因为它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人,我在工作中首先去认识人,观察他们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如果善于对待和善于琢磨,就能使人成才。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贫乏。”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是老一代人与年轻一代人之间的连结环节,他应该跳板而已。如果你们看到某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忠实地复述教科书,那就可以断定,这位教师距离教育工作的高度素养的境界还相差甚远。”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教师只有把为别人作出贡献视为自己的最高享受,他才能成为共产主义信念的真正培育者,才能造就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人。一个人为了使他人幸福而奉献出自己时精神力量,并由此享受到高尚的、无私的欢乐——这种榜样是照耀青年一代生活道路的强大的光源。让学生在刚刚开始认识生活的时候,就能遇到一位可敬爱的老师,这种学校才会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作教师的应当在自己的集体里发扬我们的教育道德,应当把在教育工作中确立人道主义原则视为每个教师教育素养的最重要的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
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数学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苏霍姆林斯基
 “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维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终生连接在一起。” 
         ——苏霍姆林斯基
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的威信是教师智慧和思想的结晶,是使集体树立尊重自己的理想、原则和信念的能力。只有和谐一致,即前面所讲的教师言行一致,才能使教师树立起成为巨大教育力量的威信。教师的活动(指成为学生榜样的活动)是建立自己威信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
 “整个数育过程都贯穿着一条道德义务感的红线。义务感并不是束缚人的枷锁,它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恪守义务可以使人变得更高尚。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使义务感成为自觉纪律这个极其重要品质的核心,缺少了这种品质,学校就是不可想象的。”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对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教育职务,并不是真正的爱好,则无论教师怎样想在学生中争取威信与爱戴,他决不会达到目的的。”
                   ——彼得洛夫
 “我所谓教育就是指对儿童适当的习惯所给予善端的培养养;——当把快乐、友谊、痛苦和憎恨都适当地植根于儿童心灵中的时候,他们对这些性质固然还不能明白;但一旦获得了理性,就会发观这些都是相和谐的。这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时,即是道德;而那种依于快乐和痛苦的特殊训练,——就是在引导着你去恨你所应恨的,爱你所爱的,——从始至终,是可以分开来的;我看这可以正确地称为教育。” 
             ——柏拉图
教师的职业是—种责任最重大、最光荣的职业。”   
       ——克鲁普斯卡娅
首先改造自己,然后再从事于改正托付给他的儿童的气质。”
   ——杜勃罗留波夫
 “只有不断地与有系统的从事于自身的修养,教师才能在自己的学生中得到很高的威信,尊敬与爱戴。” 
                  ——彼得洛夫
为了真正地进行教育,不仅要很好地熟悉自己的业务,而且要有纯洁的灵魂;乌申斯基把“灵魂”这两个字理解为教育者的精神面貌,教育者的道德,或者名之为良心。我认为,实际上,乌中斯基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很对的。要知道,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而且,还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对日常现象的态度。”   
        ——加里宁
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是只有活动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的。无论什么章程与计划,无论什么巧妙的设施,那伯想得怎样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 
                              ——乌申斯基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部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
如果一个教育者对时代的合理要求如聋似哑,那么,他自己就会使他的学校丧失生命力,自愿放弃他应有的对生活的那种正当合理的影响,而不能完成自己的责任。” 
 ——乌申斯基
有人说:“师生间的最不幸的关系,是学生对教师学问的怀疑”。我还要加一句,如果儿童的怀疑涉及到教师的道德方面,则教师的地位更为不幸了。   
        ——杜勃罗留波夫
 “是故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董仲舒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布鲁纳
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科进行热心的研究,那么他们也就会使自己的学生对这门学科发生兴趣。”   
                           ——克鲁普斯卡娅
一个有学识的、善于思考的、有经验的教师,他并不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明天的课,他直接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少的。……但他确实一生都在为上好一节课而准备着。他的精神生活就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他永远不会说:我的知识已经积累够用一辈子了。知识是活的东西,它永远在更新。知识也在陈旧和死亡,就象人有衰老和死亡一样。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的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教师如不经常置身于书的世界:他的使命是不可想象的。每周都得到充实的教师藏书是思想和精神力量的源泉。书本知识是教师的财富和智慧。一个真正的教师才能感受到知识是个人研究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一种欢乐。”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夸美纽斯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 
    ——陶行知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     
       ——苏霍姆林斯基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    
                        ——魏源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巴特尔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
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爱因斯坦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
班主任对学生发生教育影响,不只是由于他的知识,而且由于他的道德威望。教育者的人格,他的道德面貌,对学生意识性格的形成,对他们的共产主义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能发生决定性的影响。
——包德列夫
光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
                              ——爱因斯坦
学生的思想,如一面镜子,在镜中既能看到教师的人品,也能看到社会的风尚。”
——赞科夫
 “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
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即创造学习的诱因。”      
                  ——赞科夫
 “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张载
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魏书生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   
         ——马卡连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