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学校财务工作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财务工作目标,为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受中信校长委托,现将2016年财务决算和2017年财务预算情况向大会报告如下,请各位代表审议。
第一部分 2016年财务决算情况
一、收入情况
2016年,实现财务收入19,588.33万元,比2015年(下同)减少724.13万元,下降3.70%。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如下:
1、财政补助收入15,653.33万元,增加717.21万元,增长4.80%。其中,年初经常性财政拨款10,023.89万元,增加1,736.88万元,增长20.96%;年中追加财政拨款5,273.62万元,减少1,075.49万元,下降16.94%;纳入预算管理的资产有偿使用收入355.82万元,增加55.82万元,增长18.61%。
2、教育事业收入(纳入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3,746.25万元,减少1,539.78万元,下降29.13%。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教育事业收入的确认按财政决算要求,采用以支定收的办法进行核算;结合财政预算结余指标的管理要求,在国库资金支付时,学校尽量先使用财政补助收入指标,从而导致纳入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指标使用偏低(实质表现为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本年非税收入实际执行数据:全年共取得收入6,935.04万元,已上缴国库非税专户6,529.02万元,尚有406.02万元因年底缴库退回需在2017年度缴入专户。上年结转非税收入2,217.14万元,本年已缴6529.02万元,本年实际支付3,746.25万元,年底结余指标4,999.91万元。
3、其他收入188.75万元,增加98.44万元,增长109%。
二、支出情况
2016年,完成财务支出17,989.71万元,比上年减少136.92万元,下降0.76%。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如下:
1、人员支出11,768.60万元,增加998.61万元,增长9.27%。其中:职工工资支出7,530.14万元;离退休工资及福利支出1,562.10万元;其他工资支出108.54万元;公积金支出705.05万元;社会保障支出602.88万元;职工福利费支出333.35万元;住房补贴支出300.66万元;公务交通费补贴支出625.88万元。
2、运转保障支出4,568.06万元,比上年减少31.54万元,下降0.69%。其中:教学事务支出1,412.59万元,增加221.29万元;学生事务支出1,410.04万元,减少86.61万元;行政管理支出542.31万元,减少150.12万元;后勤保障支出1,203.12万元,减少16.10万元。
3、发展建设支出1,653.05万元,比上年减少1,103.99万元,下降40.04%%。其中:科研事业支出539.24万元,减少531.37万元;基础设施及实验室建设支出1,040.19万元,减少377.36万元;人才工程支出38.11万元,减少190.77万元;核心期刊创建工程35.51万元,减少4.49万元。
三、国库指标执行情况
2016年国库预算可用指标27,322.04万元,实际支付17,989.71万元,年终指标结余9,455.82万元(实际指标结余比国库数据多123.49万元,是由于专户指标按照年初预算数,年中不能调整,增加部分自动结转下年度),其中公共财政预算(财政补助收入)指标结余4,455.91万元,纳入专户管理(学费、住宿费等)的非税收入指标结余4,999.91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指标结余中,有658.14万元属于2015年结转指标,按照政策财政可能部分收回。
四、资产负债情况
1、2016年末,资产总计124,615.32万元,较上年增加4,779.68万元,增长3.99%。其中,非流动资产113,851.34万元,增加1,307.87万元。
2、2016年末,负债总计4,597.91万元,较上年减少522.84万元,下降10.21%。
3、2016年末,净资产总计120,017.41万元,较上年增加5,302.52万元,增长4.62%。
五、2016年度财务决算与财务工作基本情况
1、国库可使用及结余指标连创新高,下年可用财力有所增加。2015年国库预算可用指标22,469.76万元,结余5,263.18万元;2016年国库预算可用指标27,322.04万元,结余9,455.82万元。
2、继续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对学校建设的持续支持。2016年年中追加财政指标5,273.62万元,其中教育支出1,903.86万元、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1,000.00万元、“2011”协同创新计划795.00万元、其他专项支出1,574.76万元。
3、进一步加强收费管理工作,通过内部挖潜增加财力。2016年对学生欠费进行了专项催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共收缴学杂费6,740.29万元(含成教),在校全日制学生学杂费收缴率进一步提高,达到99.41%;在租金收缴上,全年共收缴租金437.16万元,基本实现了对租金收入的应收尽收。
4、人员支出稳步提高。2016年人员支出11,768.60万元,占总支出17,989.71万元的65.42%,其中职工工资支出7,530.14万元,比上年增加850.79万元,增长12.74%。
5、教学事务投入进一步加大。2016年教学事务支出1,412.59万元,比上年增加221.29万元,增长18.58%。
6、继续加大对学生资助的投入。2016年学生资助支出1,111.14万元,比上年增加14.46万元。其中,学生奖助补免支出219.22万元、国家奖助学金支出886.85万元、应征入伍资助5.07万元。
7、继续推动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的项目建设。2016年项目建设共支出741.47万元。其中:网络安全与舆情系统项目250.00万元、财务与审计应用能力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20.12万元、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215.46万元、多维智慧校园建设项目55.89万元。
客观分析2016年学校财务决算情况,还存在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项目预算执行力低。国库结余指标的高增长,一方面说明学校财力名义上较充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预算执行力度问题,学校需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资金,加快学校发展建设支出。2016年末,校内预算还没执行的项目余额达到21,479.43万元(其中学生公寓建设10,997.74万元、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资金2,752.79万元)。
2、科研经费支出大幅减少,2016年实际支出539.24万元,相比2015年支出 1,070.61万减少531.37万元,下降49.63%,从这个方面也反映了教职工科研积极性不高。建议学校建立新的科研激励机制,为科研有效支出提供保障,提高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
3、项目执行的绩效评价管理存在不足。学校每年只根据教育厅的安排对部分财政专项资金组织进行了绩效评价工作,对学校层面安排的资金没有实施绩效考评,在今后工作中需将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保障资金的有效使用。
第二部分 2017年财务预算安排
2017年,在学校可用财力有限、基本建设和重点工作任务较多的情况下,财务部门根据往年预算执行和结转情况,积极为学校献计献策,充分挖潜、筹措资金、统筹安排年度收支预算。
一、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实行“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预算编制原则。在确保人员支出和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集中部分财力,支持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绩效改革、文明高校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资助、科研扶持、人才培养、学生公寓建设与社会化公寓回购等重点工作。突出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的方针,统筹兼顾,编制支出预算。
2、根据稳健性原则核实年度收入,编制收入预算。在确保收入能按实完成的前提下,根据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及政策变化,足额编制收入预算,加强收入管理。
3、2017年预算采用年初预算一次性制定、分块统筹,10月份根据年度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做修正性调整。修正性调整只针对当年突发性事项、重点性项目、刚性支出进行调整,其他事项一律不做调整。
二、收入预算
1、收入预算编制的主要考虑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各部门的所有收支都在部门预算中反映。实际可分配的各项收入参照历年收入实际完成情况,全面预计收入增减变动因素,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按取得的收入来源认真测算收入。预算收入来源与往年基本保持同步。
(1)经常性财政拨款。按省财政厅下达的2017年“二上”预算控制数进行编制(省级财政补助7208.51万元、中央公共财政补助2770万元,经常性财政拨款总额10157.36万元,其中代扣残疾人保障金等46.85万元、扣回2016年追加垫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132万元,实际财政拨款9978.51万元)。
(2)专项拨款。不可分配的收入参照上年数积极预计1,490.11万元,可积极争取的收入参照上年数预计1,660.00万元。
(3)教育事业收入。学费、住宿费收入按2017年秋季老生8238人、招收新生3420人(其中国际生120人)及缴费率按99%测算。其他重修费、部门创收根据部门上报及以前年度执行情况进行测算。
(4)银行贷款,根据新建两栋学生公寓与社会化公寓回购合同执行情况进行估算。
(5)上年结转国库指标根据年终财政对账情况进行估算,其中财政拨款结转4,455.91万元、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结转4,999.91万元。
2、收入预算基本情况
全年总预算收入为40,276.86万元,其中2017年度可实现收入20,821.04万元、银行贷款10,000.00万元、上年结转国库指标9,455.82万元。2017年度收入中实际可用财力为19,330.93万元,其中经常性财政拨款9,978.51万元;教育事业收入7,377.42万元(其中学费收入5,863.24、住宿费收1,179.18、部门创收及重修费收335.00);其他收入315.00万元;可积极争取的财政补助资金收入1,660.00万元。
三、支出预算
1、支出预算编制的主要考虑
严格按照人员支出和正常运转支出放在首位,再集中财力支持学校基本建设和重点工作的思路,编制支出预算。对于确实需要推进的一些信息工程和专业平台建设项目,我们准备对以前年度央财支持地方高校建设资金进行全面清理,进行资金二次分配,以满足相关资金需求。
(1)确保人员经费持续增长,教职工幸福感逐年增强。在上年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1950万元,安排2016年普调的人员工资430万元、教职工节日福利170万元、综合治理奖励640万元以及单位代缴的“五险一金”210万元;同时,配合绩效改革提供增量500万元。
(2)继续加大对教学事务的支持,确保教学质量有新的增长点。为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在上年基础上新增2018届毕业学生2017年实习项目,安排经费146.88万元;大幅提高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统筹安排经费总额144万元。同时,为确保教学效果,满足教学设备维修与维保的需求,在上年基础上增加教学设备日常维修与维保经费40万元。
(3)继续加大对学生资助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7年安排学生资助经费1,212.11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75万;统筹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直接经费98万元。
(4)继续注重学校发展建设支出,在科研事业支出上新增课题培育经费40万元、学术专著出版资助经费20万元;在人才工程建设上,安排600万元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
(5)全力支持本科教学评估和文明高校创建两项重点工作。安排本科教学评估重点工作专项资金337万元、文明高校建设专项资金200.00万元;同时,为配合教学合格评估和校园文化建设,拟安排2,000.00万元用于统筹全校校园维修改造项目。
(6)积极筹资,确保学生公寓建设与社会化公寓回购两项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为此,拟新增1亿元银行贷款给予资金保障,同时安排自有资金2,072.00万元用于学生公寓基建配套项目的建设。
2、支出预算基本情况
全年支出预算安排40,162.94万元。具体如下:
(1)人员支出15,132.64万元,其中:
①职工工资9,118.50万元,其中:基本工资2885万元、绩效工资5303万元、2016年基本工资补发152万元、2016年综合治理奖634.5万元、其他工资144万元。
②五险一金支出3,872万元,其中:公积金983万元、社会保障缴费2,889万元(养老保险1637.6万元、失业保险81.88万元、医疗保险805.52万元、其他保险30万元、补缴以前年度养老保险334万元)。
③职工福利费及其他支出1,383.14万元,其中:职工福利费479.14万元、住房补贴220万元、公务交通费684万元。
④离退休工资及福利支出759万元, 其中:退休费512万元(基本退休费和基本补贴由社保负担,学校补发超标部分2.5万/年·人,另返聘退休人员经费12万)、离休费99万元、生活补贴103万元、医疗费45万元。
(2)运转保障支出11169.44万元,其中:
①教学事务支出2,903.68万元,其中学生实习和实习基地建设经费311.41万元。
②学生事务支出1,769.96万元,其中学生资助经费1,212.11万元。
③行政管理支出1,193.12万元。
④后勤保障支出5,102.68万元,其中:维修项目经费2,000万元、新建学生公寓基建配套项目2,072万元。
⑤预备费200.00万元。
(3)发展建设支出2,160.86万元,其中科研事业支出1,474.86万元、人才工程支出686.00万元。
(4)银行贷款项目支出10,200.00万元,其中以前年度预算安排的新建两栋学生公寓和2017年需要实施的社会化公寓回购1亿、银行贷款利息支出200.00万元。
(5)以前年度未结项的其他项目预计支出1,500.00万元(以前年度项目其他未结项余额10,481.69万元)。
第三部分 2017年财务工作重点
1、积极增加收入,重点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和加强学费收缴力度两个方面。
2、优化支出结构,重点确保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和绩效工资改革。同步加强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适时实行项目绩效考核,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
3、加强财务监管,重点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和清理工作,强化追责问责机制。
4、健全财务制度,重点修订财务报账管理办法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5、加强队伍建设,重点提高财务队伍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2017年是我校发展极为关键的一年,我们虽然结余资金较为充足,但学生公寓建设与公寓回购资金压力依然巨大,学校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相信,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抓住机遇,拓展财源,克服一切困难,为顺利实现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