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历程
2019年2月,学校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挂靠教务处。2021年8月,教务处、学位办、招生办合署办公,挂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校友会秘书处保留建制,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合署办公。2022年7月,原隶属于教务处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并入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部门更名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教辅机构)。2023年6月,原校友会秘书处工作职责并入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部门更名为就业创业中心(校友联络中心)。2025年4月,学校成立创新创业与人工智能学院,全面负责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学院由党委书记易棉阳联系。

图1 学院发展历程
(二)机构设置
1.三个科室
综合办(校友办)、创新创业指导科、人工智能与教育科
2.三个教研室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研室(创业基础、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劳动教育)、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教研室(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
3.工作职责
(1)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包括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与管理、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遴选与管理工作等;
(2)负责学校创新创业中心和孵化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3)负责湘江卓越经营师班的组建、管理和学生培养工作;
(4)负责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创业通论、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劳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课程的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
(5)负责全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与评价工作;
(6)负责学校创新创业基金、校友基金的筹措和管理,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资助、活动组织等工作;
(7)负责校友会的组织和建设,开展校友活动,促进校友与学校、校友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校友投资或参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8)负责与创新创业、人工智能等学院工作相关的培训工作;
(9)负责抓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和消防综合工作,完成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工作特色与成效
(一)推进“八个一”双创发展规划,打造闭环式育人新格局
1.推进 “八个一” 规划,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学院秉承“正德厚生、经世济用”的育人理念,推出“八个一”发展规划,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建设。
一是建成一个综合型创业园区。

图2 综合创业园规划设计图
二是讲好一批标杆创业故事。
图3 “她力量·创时代”视频宣传片
三是开设一个卓越经营师班。
四是重构一套“AI+双创”课程体系。
五是推进一个省级优秀双创项目孵化基地建设。

图4 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获评省级创业孵化基地
六是搭建一个双创实战能力训练平台。
七是组建一个优质创业导师库。

图5 我校教师获聘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宣讲团讲师
八是铺设一个优秀校友资源网。

图6 我校优秀毕业生邓炼武入选湘江新区首批“湘江英才-创业新力量”
2.依托 “一基地两中心”,打造创新创业特色活动矩阵
学院依托“一基地两中心”,即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提供涵盖项目孵化、能力提升、资源对接、成果转化的闭环支持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创业沙龙半月谈”“一月一诊断”“创业人物专栏”“梅溪大讲堂”“创业读书会”等五大特色活动。近三年邀请企业高管、全国十佳创新创业导师、高校学者、优秀创业者来校开展活动近70场,累计1.4万人次参加了相关活动。

图7 学院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二)锻造双创育人三大支柱:创业园区、卓越经营师班与女大学生创业品牌
1.建设综合型创业园区
学院建有535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园区,同时即将打造2000平方米的综合型创业园区,设有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创业项目孵化区、校友服务区、培训与教育区、资源共享与协作区、展示与交流区、竞赛与活动区、生活与休闲区、会议室、路演室等功能区。依托综合型创业园区,学院构建了“服务+孵化+校友+培训+竞赛+品宣”六维一体的创业生态体系,形成“基金支持+专业服务+孵化培育+能力提升”四位一体的保障机制。
2.开设卓越经营师班
卓越经营师班首创“学术+产业”双导师制,由校内创业导师与校外企业高管联合指导,全程融入“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辅导”等真实案例开展项目制教学,构建“理论-实战-复盘”全流程能力培养闭环。依托校友资源网络,定向邀请银行、证券、创投领域资深校友担任创业导师,设立校友基金优先支持学员项目,并实施“校友企业实岗轮训计划”,让学生在上市筹备、跨境电商等核心业务中淬炼实战能力,打造“懂投资、精经营、善风控”的复合型经理人梯队。
3.打造“女大学生创业”特色品牌
学院以“女大学生创业”为核心特色,构建“党委统筹+资源聚合+品牌深耕”的创业生态。在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下,创新创业与人工智能学院由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锚定“女大学生创业”主题,联合省妇联、湘江新区等机构打造“她力量·创时代”品牌,推出“天天麓演”项目路演、“非遗湘绣传承+创业”校企合作等系列活动,拍摄“女大学生创业故事”主题系列短片,并成立“一对一”女导师帮扶团,引入湘绣大师江再红等业界导师,助力项目落地转化。相关成果已获得中国妇女报、学习强国、湖南教育台、湘江新区融媒体、新湖南、长沙晚报等多方官媒报道。

图8 中国妇女报报道我校女大学生创业
(三)多维赋能构建双创生态体系,协同育人结出丰硕发展成果
1.项目孵化成果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被湖南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被湖南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长沙市人社局认定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025年6月,获评“湘江新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同时被湖南省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协会认定为“科技服务业基地”。目前,孵化中心在孵项目52个,其中22个项目已注册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00余万元,并于2024年成功打造2个营收“千万级”项目,分别为湖南悠百佳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长沙星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学校创业率达到2.29%。2025年5月30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做法与成果获湖南省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发布的《湖南省支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专报》第8期宣传报道。此外,我校已有长沙恩体、湘远智慧、宸古科技、缩影传媒、悠百佳等5家大学生创业项目公司在湖南股权交易所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挂牌。

图9 我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宸古科技”在湖南股权交易所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挂牌
2.学科竞赛成果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竞赛为重要抓手,深入贯彻“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育人理念,通过系统性组织学生参与“金种子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红枫计划”“中国创翼”“岳麓山杯”等高水平创业竞赛,构建“竞赛-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双创生态体系。近三年来,学生团队累计斩获国家级、省部级双创竞赛奖项138项(国家级63项、省级75项);2025年5月,我校由女大学生牵头负责的2个项目(管网智控、锦绣晶华)分别荣获“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优胜奖;并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中立项307项(国家级60项、省级111项)。
3.师资队伍建设成果
2025 年,师资建设成果持续赋能双创教育发展。我校教师在湖南省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并于第五届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1 项;1 门课程成功获批湖南省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程立项;2 位教师被评为湖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导师;1篇论文获评2015-2024年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秀论文三等奖;1篇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报告分别获全国智慧税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数字化财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上海神计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积极合理地采纳。

图10 李维老师获2025年湖南省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比赛二等奖
4.校友资源建设成果
目前设有34个校友分会,涵盖14个学院校友分会与20个地方校友分会。通过举办校友论坛、专题讲座、师生座谈会等活动,组织校友参观校史馆、校园等,持续强化校友间的情感联结与交流互动,有效增进校友情谊、激发爱校情怀,推动校友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其中 “校友回湘” 工程成果显著,2024 年 “校友回湘”大会发布的4项成果榜单中,我校2项成果入围:招才引智“人才回湘”成效位居全省高校前15名,与校友企业开展的科研转化成果排名全省高校前16位。